美文网首页
《论语·述而第七》27:知道不知道,你自己知道

《论语·述而第七》27:知道不知道,你自己知道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0-12-07 12:55 被阅读0次

    《论语·述而第七》27:知道不知道,你自己知道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相对来讲,还是西方人更善于分析。有人用数轴的四个象限,把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二是知道自己知道;三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四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过,西方人分析的再好,也抵不上含蓄的东方人的意味深长。

    一部《论语》下来,孔子差不多把关于知道不知道的含蓄用了个遍。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为此,把弟子子禽给弄迷糊了。他搞不清楚老师是“求之与?抑与之与”了。

    老人家说得最经典的便是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了,不知道听完老师的说法,子路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了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孔子他老人家云山雾罩说了一通之后说:“岁百世可知也”。鬼才知道子张能不能弄清楚十世之内的事情。

    有人问鲁国禘礼的事儿,孔子直接回答“不知也”,谁知道这个鲁国最懂礼的人到底知道不知道呢!更为有意思的是,人家进入大庙时,每事问,像个小学生一样,大家搞不清楚这个人到底知礼还是不知礼。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孔子直接告诉对方:“不知也”,到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不知道,谁能弄得清呢!

    到了《论语·述而第七》,孔子终于抖搂出了自己的密码本,透过这个密码本,我们隐约能看出老先生对于“知道”的理解了。

    一、不知而作之者

    不知而做之者,是可以知道的,但孔子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这里的“作”同“述而不作”的“作”一般无二,指的都是“创制立说”。所谓“不知而作之者”,是那种天生的圣贤,能够无需大费周章,就可创制立说,对社会的发展带来福祉。

    黄帝作《咸池》,尧作《大章》,舜作《韶》都是音乐上的“创制”。客观来讲,这种创制有种浑然天成、鬼斧神工的意味。表面上看是黄帝、尧、舜的创制,深层次来讲是时代发展的水到渠成。只不过黄帝、尧、舜用音乐的形式把那个时代的特质表现了出来,那个时代假借了黄帝、尧、舜之手而已。王者功成作乐,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浑然天成的意味。

    孔子强调天人感应,这种“不知而作”是天人感应的具象化体现。

    只不过后来欺世盗名者多了起来,慢慢出现了那种冒着“不知而作”之名,强自著书立说的假圣贤。妄图以一家之言,混淆天下试听,盗取天下盛名而已。

    孔子反复强调,自己不是这样的人, 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儿。

    二、述而不作者

    述而不作者,也是可以知道的,孔子坚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他老人家反复强调“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强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两个“知”都是“知道”的知,很显然孔子的知是“后知”,是从“故”上生长出的“知”。

    不知而作者,是在没有经过实践的情况下创制立说。所创之制,所立之说,不一定就是邪制歪说,但毕竟是没有经由实践检验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孔子的后知是建立在多闻的基础上的,有了多闻,便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便可以在多闻的基础上“多见”,这种“多见”是容许它显现出客观的接过来,这种结果看得多了,慢慢地记在心里,如此一来二往,便获得了“知道”的结果。这种结果是“好古,敏以求之”的结果,也是“温故而知新”的结果。

    如果非要在两种“知”之间做个比较的话,“不知而作之者的所“知”更像是一颗种子,遇到合适的温度,它便开始萌发,完全生长出一个不同的新生命来。而“述而不作”的“知”,则更像是一株植物,遵照相应的基因,沿着一定的规律,从老枝干上不断长出新芽来,不断带给人新的惊喜。

    你是一粒全新的,能够带给这个世界以惊奇感的种子,还是一株不断更迭,不断在老枝上抽出新芽的植物?也许,只有你自己知道,或者,只有你自己不知道。

    孔子是知道的,他属于后者。所以,他选择了述而不作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第七》27:知道不知道,你自己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nz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