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想法
牧童眼里《道德经》(40)

牧童眼里《道德经》(40)

作者: 西北晓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06:2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牧童眼里《道德经》(40)

      《道德经》第九章赏析

            ――――牧童对功成身退的认知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牧童认为或“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应调整为“持之而盈不如其已”,其意思不发生变化。有某样因持有而自大生出骄态是不对的,还不如不持有这种“东西”。“其”代“之”,“之”代某种思想或物质。盈意指膨胀延展为自大骄傲。举个小例子罢,有“专家”建议参加重要的聚会不要穿刚置办的新衣服,原因是为参加重要聚会所购衣物势必价格不菲,聚会过程中时不时为产生“这套衣服反响如何”而走神,影响发挥。牧童没试过,应是有影响的。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葆之)。牧童以为应为“揣之而锐,不可长保(葆之)”。往大了说是一切是发展的,目前的“锐”不可能一直“锐”下去。往小了说“锐”本身是有变化的。这句话初看是揣致锐不长保,细思之下为何要致“锐”又为何不能久“锐”,不外两种,一是被更“锐”的替代了一是“锐”逐渐不“锐”了。像手机2G变3G后升至4G现在5G时代即将到来。像切菜的菜刀砍柴的砍刀起先是锋利的后来就须要磨(揣)使其重新变的锋利(锐)。

    金玉满(盈)堂(室),莫之能守;牧童认为“之”指代满堂金玉,莫之能守应置为莫能守之。为什么守不住呢?无外两者。一是坐吃山空,也包括挥霍无度奢侈无度经营无度。一是被“易”守(手)。前者由于因“财”放旷,既不开源又不节流,长此,终归败亡。后者被骗被抢被偷而易守,要么自室内乱起,要么自室外惦记。坊间素有“家财万贯也要开源节流”“家有金银,隔壁有秤”“不防人不知,就防人惦记”等谚语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这里也有一潜在的意思(前面第七章略提过)牧童提提,“莫能守之”到底缘何莫能守?与人性真没关系?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也)。按说这句是对金玉盈室莫之能守的补充,牧童不这样认为。富和贵是两个概念尽管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富可以是金银是人民币是动产与不动产的总称,也可以是渊博的学知。贵可以是手中有权或是因屋及乌产生的“外权”,也可以是被大众接受而赋予的尊称。富贵是好事,错在有了目空四海飞扬跋扈持才(财)放旷骄横无礼,须知“山外青山楼外楼”。富了贵了更应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以防出错。由沈万山、严嵩、蓝玉、戚继光、胡雪岩、魏东亭、左宗堂、曾国藩等等身上或许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功成(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第九章的点晴之句。天之道或可理解为天道。天道只准功成身退,不准功成不退继之开往?非也,这是利已的另一行态是保身的终极法宝。这里的天道只是芸芸众生(人)本性使然,哪为何不称为人道呢?是因为这种利已、保身的行为不仅只有人才有!林中树木飞禽走兽都有这种本能的利已意识,这是自然界共有的现象。故称为天道。

          或许“功成身退”家喻户晓神人皆知。只是弄不明白何时“功成”何时“身退”,是以有了亭间八卦的千古嗟叹!在这里又绕回无为和无不为。拼搏之初是经过“无为”阶段的,之后开始“为”(无不为)的过程,这是一完整的过程。当这一过程结束后是要重新“无为”至“无不为”的。或许人之一生就是“无为无不为”的不住轮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牧童眼里《道德经》(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qz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