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眼里《道德经》(86)《道德经》第二十章赏析
――――牧童对“我”的认知
【我和吾,在古汉语中均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施身自谓也.吾,我,自称也.
但在上古时代(先秦),“吾”和“我”在语法上是有分别的.“我”既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宾语,还可以做定语;而“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宾语.即只能用作施动者“吾……”而不是“……吾”的格式.
可以看一下其字面意义和秦汉散文中的事例,如: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
观我生.——《易·观卦》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又如: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三代以前,“吾”和“我”在语法上有明显的分界.“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
又指自己一方如:敌我友;我曹(我们);我辈(我等,我们) 等.
所以,“吾”是古文中对自身的一般通用代词,常和“余”能互换且用法较单一,变化较少;而我则具备上文所说的多种用法,并有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如与人交谈中明确的自称“我”,会被人当作“下里巴人”看待,正如现代人对“俺”的看法一样.这里单指的是,明确的自称“我”,即指本人,或向他人介绍自己时自称的唯一一种情况.
而将“我”作为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的是“鲁迅”先生.自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得到推广,“我”也在口语和书面中逐渐代替了“吾”而被更广范地使用.】(以上【】内内容摘转自网络)
本章中的我、吾众多大家皆解为老子本人,这也是有依据的。《道德经》是老子写的,用第一称谓正常。能著述出《道德经》,揣摩这一思想体系相当熟稔,这是我的思想体系,用第一人称无可厚非。这点如论语“吾每日三省吾身”。然,牧童认为这样理解没错,但不完全契合老子本义。论语是语录体,是由其弟子们整理出来的。而《道德经》是老子自已完成的。虽没标注,断句断章有些难度,随着历朝历代“大师”们研判斟酌,已形成八十一章较为固定的章体结构并得以传承。即帛书版也大致按通行版断句。
这里有点小疑虑,孔子弟子对孔子推崇备致,在整理过程中以记忆或流传的言行为依据,模仿孔子的语气正常。老子认为自已得道悟道了?以“吾”“我”第一人称来标榜自已?这与老子的“节欲”是不太吻合的。其次,道是一切物质的恒、变综合,包容了可视可感知的一切。唯与阿是道、美与恶是道、愚昧无知及智者忧虑亦都是道、一切存在的组成了道!老子能只认自己的言行合于道,而其它的就不是道?应此,此处不应有对比不应有参照。
牧童认为此处的“我”“吾”以第一人称非指老子本人,而指老子所谓的道。
道一直在那儿,或显变化或呈恒常。一直在那儿。贵以食母!母者,道之名之始。食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本义:粮。在此处食字解释是以会意(造字方法之一)而论的。查百度汉语食字释意如下:
[ shí ]食
1.吃。特指吃饭:~肉。废寝忘~。
2.吃的东西:面~。小鸡觅~。丰衣足~。
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糖。~盐。
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月~。
[ sì ]食
拿东西给人吃。
[ yì ]食
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据此贵以食母的食读[ sì ],若引伸点,倒有点或伺候或侍奉的意味。其目的是学习。
结合本章以相互对立的“象”(形态)来做对比,先期结论是相去几何(若何),中期以节欲为参照做了些对比,后期则(我欲)独于异人,以贵食母结束。据此,牧童以为二十章中的“我”“吾”非指代老子本人,泛指潜心悟道并行道的人或物质,延展点就是随欲使然与顺应自然间的区别。
用一“段子”做为本章结束语,牧童也只是牧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
话说一日爷孙俩入厕,孙捂鼻曰“臭,真臭”爷爷笑曰“臭?臭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