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09:08 被阅读0次

春天的一个傍晚,张籍行旅至江畔,眼看天色已晚,希望能到渔家投宿,但渔夫却迟迟未归。

渔家就住在江口岸边,涨潮的时候,分江水就漫延过来,浸湿了柴门。

日落黄昏,诗人沿江畔前行,在江水会流处,发现了一渔家茅舍。

本就简陋的茅舍,在夕阳余晖,浩浩江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萧索和落寞。

此时,正值涨潮时刻,潮水漫过柴扉,流入院中,这低矮的茅舍让人有种冷漠凄清的感觉。

眼见天色已晚,行旅中的诗人便想到渔家投宿,他来到渔家茅舍前,却发现渔夫去江上打鱼尚未归来。

于是,诗人踌躇了,眺望暮色下的大江,更觉萧疏,却不知渔家身在何处?

无奈,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

此时,暮色四合,视线越加地模糊,远处的竹林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让人觉得距离前面的村落还很遥远。

借着月光,诗人发现江面上的渔船已变得稀少,但仍未见到渔夫归来,不知他在月光下的哪条渔船上。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忽然,诗人心中一阵惊喜,他望见遥远的沙岸处,一条渔船正乘月而来。船上的渔夫身上的蓑衣正随着春风摆动,宛若世外高人。

诗人看到了希望,心中的失落一扫而空,怀着欣喜的心情,迎接渔夫的归来。

然而,在欣喜的同时,仍有几分苦涩和心酸,这当然是来源于诗人对渔人、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怜悯。

而许多杰出的作品,往往关注的都是底层。

这首诗通篇无一生僻字,语言浅显易懂。正如王国维说的,“大家之作,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人并非不懂得如何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而是以俗为美。简单和通俗不代表就是品质低下,可谓大美无言、境取自然。

张籍,曾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这句被世人所熟知 ,也因此句着实火了一把。

他是和州乌江人,字文昌,唐朝中期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是韩愈的大弟子,他的乐府诗和王建齐名,并称为“张王乐府”。

他出身寒微,有才难展,人到中年生活依旧是一地鸡毛,少年穷苦离乡,青年羁旅天涯,中年入仕却遭仕途压抑、眼疾加身,时有“穷瞎张太祝”的外号。

晚年官达却穷困依旧,在一片消沉之中走向生命的终点,这般境遇,与孟郊相差无几。

或许正是因为张籍经过了太多贫困的生活,反倒磨练出一颗极其丰盈的心。

他心细如发,写诗著文,情感流露含蓄而委婉,其诗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深切之致。素有“诗肠”之称的张籍,用自己的方式,慰藉自己的一生苦难!

值得一说的是,张籍一生命运不济,穷困潦倒,可他莫大的幸运就是身边从不乏贵人相伴,韩愈、孟郊、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与他来往密切,交情甚笃。

他那颗丰盈的内心在良师益友的呵护下,愈发的从容而恬淡,温和而坚定,这或许,是他对抗苦难的良方。

张籍对杜甫的诗歌非常喜爱,堪称杜甫的忠实粉小迷弟。

据说,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曾经把杜甫的有名诗作一首一首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匙。

有一天,一个朋友来拜访他,看到他正在拌纸灰,很是不解,就问道:“张籍,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

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 好友听了哈哈大笑。

《夜到渔家》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唐•张籍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写诗人投宿而从一个侧面反映渔民生活的诗。

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次联写渔民之劳碌;第三联写所见之环境;末联写渔家归来之状。

诗人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前人较少触及的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题材新颖,艺术构思独到。此诗用语浅而流畅,灵动而圆转。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首联的意思是,渔家就住在江口岸边,涨潮时分江水就漫过柴门。

柴扉:柴门。

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时值潮涨,江潮浸湿了柴门。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颔联的意思是,赶路的行人想在此借宿,但是主人迟迟未归。

“行客欲投宿”,暗示时已临晚,而“主人犹未归”,则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渔时间之长,其劳动之辛苦不言而喻。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颈联的意思是,竹林寂寂,村边的小道曲曲折折的向远方蜿蜒,明月悬空,依稀看得江上渔船点点。

竹深:竹林幽深。

此时此刻,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观看四周环境: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

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

用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示已到了夜里。“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尾联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渔夫似在寻找沙岸泊船,春风轻拂,吹动着他们的蓑衣。

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

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

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诗人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

他不停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驶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

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

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调子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

正如清人田雯评价张籍诗歌特色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张籍 《夜到渔家》

    渔家在江口, 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 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 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 春风动草衣。

  • 五绝

    春 平水韵 荷塘蛙徙水,沙岸睡鸳鸯。 篱畔草茵绿,柳堤枝蕊黄。

  • 风动草

    文/图/莫名小小贝 你摇摆的样子在湛蓝的天空下无拘无束掠过的山川亲吻着山河 它停下的地方有你的气息岁月里棱角分明你...

  • 百寻草衣庄

    水袖红罗百千转, 舞步移花接海天。 悠然盼得东方雅, 扇摇云彩乐翩翩。 【2019年5月21日,中午,见百寻草衣庄...

  • 初秋登麓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凉气入衣,秋风动裳。 木散百花,草列众芳。 感四时之变易,见万物之化成。 春去夏来兮云麓往,...

  • 口琴小吹5〔千与千寻〕

    自娱自乐,哇咔咔。 千与千寻 口琴小吹6【同桌的你】 口琴小吹4【风动草】

  • 七绝·莲花

    七绝·莲花 莲花百曲渡红尘,衣袂翩翩梦里巡。 云墨韵诗禅意醉,潜心风动柳敲春。 2021.3.28

  • 沙岸

    我站在沙岸上 周围空无一人 天空泛着蓝色的花朵 四周是清冷 或许没有太阳 风追赶成千上万条白鱼 一群一群冲上黑色的...

  • 《莫之诗并书》幽香沁俗尘

    云淡风轻寻胜境,千红万紫厌平身。 群花似锦连衣蝶,百草如茵遍地春。 岁月匆匆皆往事,浮生寂寂养天真。 缘心莫道知音...

  • 《江南莫之》原创首发(影.诗.书)寻春

    云淡风轻寻胜境,千红万紫厌平身。 群花似锦连衣蝶,百草如茵遍地春。 岁月匆匆皆往事,浮生寂寂养天真。 缘心莫道知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cx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