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骄阳似火,时代艺术展览馆门口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我心里莫名开心,心想着自己这周只休息一天,虽然身体不舒服,但幸好还是来了,不然知道这展览来了这么多人,可能会后悔。
为期一周的《“梦·世纪”全国原创插画设计大赛作品展》正在进行。排队进场,环顾四周,来此参观鉴赏的人群中男男女女,覆盖了老少中青各种年龄段。
验证预约码进场的时候,我听到一位工作人员直呼:“很久没有这样的盛况了。”
走进展览馆大厅,巨屏幕滚动播放着:“你在身边的时候,你就是整个世界;你不在身边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你。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代,停下脚步来看看周围的世界、看看周围的人们、听听他们爱的故事……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点一滴,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美!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观察,耐心品味,发现并传播生活之美。欢迎来到‘梦·世纪’全国原创插画设计……”
本次大赛,主办方要求各位参赛的插画艺术创作者们,围绕“世纪爱情”这一主题,表现出自己对这个世界和爱情的观察和认知。
艺术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又再回到生活中去,爱情主题也不出其右。今天能遇到一两组喜欢的,此行就值了……想到这些,我不愿意把自己的期望值拉得太高,所以一路走进去,内心都平静得毫无波澜。
逛了大半个展览之后,我有些疲惫,坐在一边休息时,抬眼瞄向一组名叫《逢》的插画。
眼前好似一道亮光闪过!
这组画一共五张,顺序第四的那幅雪映红梅,取名叫“相逢是歌”,有一对精灵,一个在守望,一个飞向她……奇怪的是梅雪图那笔触、手法和色彩质地,像临摹的一幅古画,而精灵是新加上去的,用了极现代的手法与线条……虽然整体和谐,但这背后一定有原因!
果然,简介说,这一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者明天会来现场讲解。
爱听故事的我,果断打电话调班,第二天又去了时代艺术展览馆。才有了下面这个绝美的故事,讲给你听——
02
1855年,志先出生在广东龙导尾乡。
那些年,世道黑暗,人们饱受战乱之苦,人人都盼望国家富强,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所以,父母给这个独子取名为志先,就是希望他“继承先人遗志,立下志向,目明心开而志先”。
志先从小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在龙导尾乡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学业,而后又继续学习算术。他的伯父是当地的一位思想进步的大商人,志先跟随伯父家的堂兄一起学习英语,掌握速度快得出奇,洋教员都对他赞赏有加。
1867年,堂兄带来消息,福州的船政学堂,将开办前学堂制造班和后学堂驾驶管轮班,可惜主要招收福建本地16岁以下的优秀学生。没想到的是,因生源不足,后来竟然扩展到了广东一带,放宽年龄要求,继续招生。
志先请求伯父说服父母,参加了考试,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驾驶班。一段时间后,志先开始踏上航海学习之路。
班里最小的十一二岁,最大的近三十岁,除了学习英语、数学之外,还要学习关于航海的天文学、理论和地理,要五年才能毕业。
那一年末,17岁的志先一身笔挺的大学生装束,雄姿英发,回家探亲,见到了邻居家2岁的远亲小妹墨梅。
墨梅一直跟在这个大哥哥身后,看他读书、写字,听他说话。听到他和其他大哥哥讲到洋文的时候,墨梅就会大笑起来,小尾巴似的,跟得更紧了……
1873年,志先和其他同学一起登上舰船,他们要去“练船”,开始了海上远航。他们去了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历时四个多月。他们的航海日记极致用心,互相指正着准确测量太阳和星座位置,练习操纵各种仪器的标准动作……最忘不掉返航时轮流驾驶的紧张、兴奋与豪迈。
出色的舰课实习成绩,志先顺利毕业。
从此,志先在风涛海浪中锤炼,回家次数屈指可数。
一年又一年。
墨梅在家乡初长成,琴棋书画诗和茶,女工出色,识得大体,说媒的人络绎不绝。可墨梅只把志先放在了心里。
志先29岁那年,又一次回家探亲。作为家里的独子,开明的父母逐步年迈,他们已经等不下去,为他和15岁的墨梅定下亲事,要他在三年后回家完婚。
03
1887年,志先跟随出国,成为接舰任务中的普通一员。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返程途中,一边航行,一边进行操练,完全是实战化的模拟……志先和伙伴们屡经风涛,虽然管带对士卒倍加关怀,却仍有水手病故。
也是这次任务,志先再次迅速成长起来,繁重的任务一次接一次,他没有时间回家完婚。
志先熬夜绘了一幅“雪梅图”,寄给墨梅。
墨梅早已认定自己就是志先的妻子,就是他的家人,一直支持他,一心盼望时局稳定,等着他回家。
两家住得近,墨梅时常照顾志先的父母。空闲的时候,就会把志先的信拿出来,一遍遍读。然后对着那幅画,一次次看……
志先和墨梅鸿雁不断,尽管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有时候两三个月收不到一封书信,有时候几封信一起收到。遇到信件被退回的时候,墨梅就会揪着担心,直到收到下一封志先的信。
志先的父亲去世,部队正在接受检阅,他没能回家,墨梅替他守灵。接着开始照顾他的老母亲。
老母亲于心不忍,想认墨梅做女儿,再把她风风光光嫁出去,墨梅断然拒绝。
直到1894年,海战大爆发……
04
志先他们的舰船多处“受伤”,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全舰官兵本预全速前进去装船,与敌人同归于尽……
奈何舰船又接连发生爆炸,然后开始沉没。
以志先的游泳技能,他完全能够借助自己和那些散落的木板生存下来吧!可是他断然没选这样的方式!
人在舰在!
生死与共的战舰没入了茫茫大海,志先和伙伴们悲愤交加,痛不欲生……壮志未酬哇!
太多不甘心。
在硝烟弥漫的海面,志先似乎沉入一片又浓又稠的的黑暗中,呛入身体的海水愈加腥咸。大家的脸都被火炮熏黑,也要努力睁大眼睛,想要再看看战舰,看看残破的龙旗……
可惜,罩在眼前的是无边的黑暗,想看的一切都已经望不到。大家连摇摇头清醒一下这点力气都已经没有了,脑海里残存的意识正在一点点消散……更多的海水涌入鼻腔,冰冷、血腥……大家已经不再有任何知觉,也许那就是死亡的感觉吧!
那一年,志先39岁。
一个浪打过来,海水吞没了一切,志先和他的伙伴们,告别了这个世界,告别了家乡的墨梅。飘飘悠悠,坠入海底。
一片海变成了一座坟。
噩耗传到家乡的时候,志先母亲昏厥过去。墨梅走进院子,望着那株梅树,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表情……或许人悲伤到极致,就是这个样子的。
家里人为志先立了衣冠冢,以寄托思念。
时年35岁的墨梅,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再出门,不愿意见更多的人。梅花开的时候,她到院里看花;下雪的时候,她看着雪梅互映;无花的时候,她就呆呆地看着志先送她的梅花图……
墨梅终身未嫁。
一直到十年后,45岁的墨梅,收养了一个家里走水后的孤儿嘉轩。
嘉轩那时候2岁,就是插画创作者的爷爷。墨梅收养嘉轩,只因他的眉眼,让墨梅仿佛见到了志先,一刹那间,缘起。
嘉轩品学兼优,娶妻生子,侍奉母亲,在乡下过着读书人平平常常的生活。
1958年冬天,又是一个梅雪互映的日子,墨梅抱着那幅梅花图,神情安详地去了,享年89岁。
墨梅与她的志先团聚去了。
爷爷嘉轩带着19岁的父亲,按照祖奶奶墨梅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入黄海。
志先和墨梅,在那片海域重逢。
海风吹拂,朵朵浪花飞溅,来了一对海鸟儿。它们流连追逐,盘旋嬉戏,自由飞翔于海天之间,鸣叫声婉转清脆,一如恋人之间的声声呼唤……
1991年,爷爷嘉轩去世,把那幅墨梅图传给父亲,那时创作者4岁,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2014年,国家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美术专业毕业的我,才明白了家里那幅代代相传的墨梅图的价值。于是开始构思祖奶奶墨梅和志先的故事插画……
在画里,他们相逢,如诗如歌!
05
创作者讲完故事,全场寂静无声,而后又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含泪回望,才发现身后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好多人!
《邓壮节阵亡黄海》里说道:
“光绪甲午8月17日,广东邓传杰公是长城致远舰与日人战役黄海,志远种鱼类而炸成,邓死焉。先是,致远之开机进行也,舰中秩序略宽,邓大呼曰:‘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纷纷为?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至坠落,亦可告无罪。’于是众意渐定。观此则知邓早以必死自期矣。邓在军中激扬风义,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风。遇忠孝节烈事,极积表扬,凄怆激楚,使人雪涕。”
当时巡洋舰的沉没,是水师的耻辱败绩,也是政府无奈的衰落……但是那两百多位官兵,却用另外一种意义得到了永生。
这组《逢》一共五张:少年远航、墨梅绽放、鸿雁传书、重逢是歌、梦归江海。
这组画,就是志先和墨梅的一生。
辽阔的黄海,成为他们灵魂的栖息地,也是他们的爱之乡。从此,一起看日升月落,看海鸟掠过,随雪白的浪花而奔涌追逐,直到一个又一个世纪……
(完)
说明:本文根据历史事件拓展,所涉及的人物及故事,均为文学创作。如有不妥,欢迎指正,感恩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