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收回来的采访稿和对应栏目的投稿里,又出现了一些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对于这些知识性错误我也和采编人员纠正说明过,不明白或是不懂就查阅资料,检索词条,不能犯低级的明显错误,这也是作为一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在巜沧海桑田》的栏目设置中,不可或多要涉及地方历史人文历史或是政治文化艺术板块,总是要博古论今,上下纵横,就会涉及涵盖相关方面的人和事: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官声,政绩如此等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古时候的人或物的称谓,这与现实是大不同的,对及时了解不够深厚的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局限性的错误,比如古时的官衔,不搞清楚会对研究方向和史料发生误导,使读者产生疑虑,就如省长和校长读错字一样,贻笑大方,影响会比较大。

对此,我检索我的所学,整理收集关于一些古代官衔的称谓和现在行政级别的对应,不全面,分批期发布
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京兆尹: 西汉京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術。

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
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都事: 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行人: 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法曹:执掌州府司法。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司法局长。
典宝: 协司宝掌玉望。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里正:县府以下地区行政主管。相当于乡镇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