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丨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作者: 诗崎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0:12 被阅读29次

    这是我在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学习的第三节课         

    一、开篇得到

    本节的标题叫: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但很大篇幅都在讲心理舒适区,以至于我学完了都忘记这节究竟在讲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明白有时候为什么听很多课,感觉自己听懂咯记住了,回忆起来却没什么概念。究其原因,是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程中植入故事,用简单易懂故事解释说明他提到的生涩难懂的理论,因此故事只是说明,而不是精髓本身!

    二、改变为什么那么难

    改变貌似很简单,用新理论培养新经验,反复强化新经验从而形成新习惯,ok,这就改变了!但事实上,新理论转换为新经验本就很困难,再让新经验形成新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老师说了,因为我们有改变的障碍,这个障碍,有时是心理障碍,就叫:心理舒适区!

    三、何为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并非单纯指物理环境,更不是有良好舒适体验的物理环境,老师用肖申克的救赎中自杀的老布的例子说明,糟糕的物理环境也有可能是某些人习惯并依赖的。因此,走出心理舒适区并非指走出熟悉的物理环境就能走出,老师用他的朋友的例子说明,也指出很多人改变了环境后就能有所改变,但有些,无论环境如何改变他依然不变,以此来说明改变物理环境并不必然代表走出心理舒适区

    拆分字意可得:走出+心理+舒适区

    走出:代表着放弃、改变

    心理:代表着由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把控

    舒适区:代表着一种习惯,一种习以为常让自己感觉“舒服”(但事实上只是习惯)的方式(应对方式)舒适区,可以理解为一种条件反射,老师解读为面对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反应!

    所以,走出心理舒适区,其实本质上是要改变自己固有的、习惯的、隐藏的那种世界观,那种遇事后的反应!作者用一个有着与父母聚少离多、习惯分离的童年经历的咨询者的事例解读并说明,同时提出如何改善和改变。作者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找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其实,这个心理舒适区,完全跟我们一样理解的不一样,这个舒适区,其实事实上并不一定舒适,只是它根深蒂固到让你不愿意改变。然而事实上,之所以要改变,说明我们对现状不满,那么改变了我们这种自认为的舒适,应该会更舒适。

    综上所述并结合我的经历以及我的处世态度,我觉得我的心理舒适区就在于:不自信、多疑、敏感、不认为自己配得上最好的东西,跟文末来访者非常相似,而且自己总给自己设定受害者角色,有完美主义倾向却又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玉石俱焚的破坏倾向……我很矛盾,内心波涛汹涌表面还风平浪静,很能忍很能让自己受委屈,明明不愿意还要做却又不是心甘情愿,非常纠结!理想主义者,无法接受现实跟理想有差距,被强拉回现实后有种不甘……人,真的最难搞定的是自己!希望自己懂得这些背后的原理后,能善待自己,宽容自己!

    每个人都习惯于用自己习惯的应对方式框定事物而不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律来改变应对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懂很多道理,却无法改变的最根本的原因。心理舒适区还有很多内容,但是对于我自己听完学习完盲打回忆就只有这么多,那这就是我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和复述输出程度,我应该接受自己的现状,允许自己有不完美存在,肯定自己、认可自己,从改变对自己的态度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丨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tq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