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书袁宏道诗一首

作者: 风起春灯乱 | 来源:发表于2022-01-17 14:25 被阅读0次

偕王章甫陈公弼登黄鹤楼

江流千顷蹙云烟,楼阁虽高不似前。

画板朱檐遮取尽,争教容纳好山川。

以往写黄鹤楼的诗歌,往往写黄鹤楼上所见风致之壮美,或发思古幽情,或抒别离之慨,这首诗歌却不然。

诗人一行几个站在黄鹤楼上,看这江流滚滚、千顷无涯,极目望去,似乎都迫近天边的云烟了,这景色不可不谓壮阔,然而,他却笔锋一转,说这新修的楼阁啊,虽然高但是却不如从前那么好。为什么不好呢?

原来这楼中登望之处颇为局促,楼阁中的画板和红色的房檐把眼前的视线都遮住了,若是这样,怎么能够把这大好的山川壮阔之景色尽都容纳其中呢?

原来,在明代时,黄鹤楼本雄峙于武昌城,然而万历二十五年(1597), 黄鹤楼却遭遇了一场意外之火,大火蔓延,波及千家人户。

1598年,袁宏道听闻此事,不禁写下往日登临黄鹤楼的感受:“汉江秋净石粼粼,黄鹤楼高不见尘。今日楼台归劫火,眼中犹聚楼上人。”之后,黄鹤楼重建,但却不及毁坏前壮美,难怪诗人再登时,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惋惜了。

诗人选取了七绝这种短小而又流利的诗体,将当下最深、最为真切的感受寄寓其中,好像裁剪一缕轻灵的诗思,织成天边一抹流云,留在了黄鹤楼的历史上。(资料引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孙晓云书袁宏道诗一首

    偕王章甫陈公弼登黄鹤楼 江流千顷蹙云烟,楼阁虽高不似前。 画板朱檐遮取尽,争教容纳好山川。 以往写黄鹤楼的诗歌,往...

  • 孙晓云书法《唐代禅诗五首》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作品,书唐代禅诗五首。 尺寸:128cmX33.5cm。已装裱为卷轴。 孙晓云,女...

  • 西湖

    《西湖》 明·袁宏道 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纳尼?这也叫诗?这不是顺口溜么? 袁宏道...

  • 袁宏道《虎丘记》学习笔记

    袁宏道,湖北人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同为晚明文坛“公安派”代表人物,时称“三袁”。 袁宏道...

  • 咏袁宏道

    三袁鹤立一中郎,名誉公安真率昂。 直抒性灵言去伪,文坛独帜学风扬。 1998.12(480)

  • 诗歌《一片云彩 》 李春晓

    一 片 云 彩 (诗一首) 李 春 晓 山里的农民像...

  • 推荐课文一篇

    我今天要推荐的课文名叫《天目》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

  • 孙晓云

    孙晓云,女。一九五五年八月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在部队服役八年。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

  • 袁宏道:解印去作逍遥游,求乐自适

    隆庆二年(1568),袁宏道一岁,生于湖北公安桂花台荷叶山房。 万历十二年(1584),袁宏道十七岁,那年他成亲了...

  • 2021709

    一、什么是“公安派” 明神宗万历年间,在湖北公安县,出现了以“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弟兄为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晓云书袁宏道诗一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uc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