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季的西贡,除了炎热的天气,污染的空气,还有焦虑的坡县妈妈。
Ada半年前为了老公的事业发展举家迁来胡志明,举家的意思是,退掉全新加坡最好的小学,带着儿子女儿,以及不满一岁的老三。后面还跟着一船大大小小300+个箱子的家当。后来这300+个箱子被新加坡的工人运错了30箱,还被越南的工人运丢了70箱。Ada周围的朋友都在断断续续地收听着她的行李历险记,从运输公司周旋到保险公司,从9月到1月,最后终于在春节前落下帷幕。
最近天气异常炎热,妈妈们的聚会全都挪到了商场里。周五下午一放学,孩子们三五成群的约好,拉上家长,直奔同一个室内游乐场。我一进来,看到Ada抱着老三,和一个韩国家长聊的正欢,看我进来,一把拉过来,认真的跟我说:“你知道BIS在KG就学乘法表了吗?!”
“怎么可能?”我感觉这大姐道听途说了,瞄了一眼瞬间跑远的儿子,视线收回到Ada脸上,“中国的学前班都不学,国际学校没有这么变态吧?”
“怎么不可能?昨天数学班的BIS家长还嘲笑我呢!”Ada委屈的不行,“他们看我手里拿着乘法表,问我,‘你儿子不是一年级吗?怎么还学这个?我们在KG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你说说,我们学校的数学是不是太落后了??”
我想起上周为了给儿子送泳衣,在教室外面看到一年级数学课的场景。地上铺着数字拼成的火车轨道,从1到100,每个孩子挑一个数字站在上面,老师说“plus one”,就往后跳一格;老师说“plus two”,就跳两格。。。这个操作距离乘法表确实比较遥远。
“嗯。。。我懂你的concern。。。”我耷拉着肩膀,旁边的韩国家长露出一副“这位妈妈完全不在状态啊怎么回事?”的表情。
Ada的老三摇摇晃晃跑向海洋球池,她赶紧扔下背包追上去。
我转过头看向韩国家长,不太熟,有点尴尬,只好试着延续之前的话题。“你的孩子几年级?”
她露出非常标准的微笑,“三年级,和KG。”
“三年级什么样子啊?”我的孩子只有一年级和pre-school,“应该和BIS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吧?”
她拿出手机给我看学校通讯平台上的一道题:
What is the next letter in the sequence below?
A, B, D, O, P, Q, __?
“这是一道数学题哦!”她露出韩剧里女二经常会使用的嘲笑表情看着我。
“跳过了C,马上到O,但是又没有跳过Q。。。。”我完全是摸不着头脑,抬头看看她,再低头看看题。
这时候,Ada拉着老三回来了。“所以你说,我们要不要再去看看BIS?他们好像什么都不学,我真的好担心啊!”
“也没有什么都不学吧?你看Owen,英文进步的非常神速!而且IB教育,慢才是快!”我试图给自己找找安慰。IB是最难学的课程,但是前面的几年确实又非常缓慢,所以和英式精英教育横向比较的话,焦虑感无疑会非常强烈。
Ada瞪着眼睛看着我,“你儿子英语进步是因为有我儿子这位好朋友好不好??再说了,英式教育高中也不是不能考IBDP啊!”
没错没错,我无话可说,赶紧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趟BIS?”
晚上回到家,我又拿出那道三年级的数学题。找规律的题确实很锻炼逻辑思维,我希望这道题能用上乘法就好了。把26个字母全写出来以后,圈出A, B, D, O, P, Q以后,仔细观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93764/2bc518c3524f59bd.jpg)
看了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个规律,这几个字母都是封闭字母,或者有封闭的部分。唯一没有被提到,并且也有封闭部分的字母是R。
我赶紧让Ada帮我问那个韩国家长,答案是不是R。稍后Ada回复我说:“你不错哦!就是R!”
等等,这样找规律的题目,难道我们中国家长看的还少吗?只不过,它们经常出现在上海民办小学的入学考试中,IB学校三年级的孩子才开始玩这种题目吗?额。。。好吧,去BIS看看也未尝不可。
转眼到了周一,我和Ada一起在学校等娃下课,趁接孩子的空档,Ada拉着孩子主班老师聊数学的学习。
“你真的不用担心他的数学学习,”Ms.K看着Ada说,“他的数学计算能力在班里是很强的,不过呢,我们更希望传达的理念是,数学是好玩的,有趣的,无限的,值得探索的。计算能力也许短期是优势,但是当他们长大了,处理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几何问题,计算就很难算得上是一项能力了,真正的优势是,他们是否有继续探索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他们看到这样的兴趣并坚持下去。”
“嗯。。。”Ada若有所思的说,“虽然这样说没错,但是正因为有优势,才需要巩固这种优势,让他有激励继续前进不是吗?”Ms.K想了想说:“我同意教育因人而异,我们之后可以共同探讨出最适合他的方式。”这时,有孩子拉着Ms.K说话,她只好冲我们笑笑走开了。
然而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我,知道自己内心某个地方被击中了,就如同一年多前决定给孩子选择IB道路时被击中的感觉一样。
我想起大概一个月之前,Owen经历的一次数学breakdown。他报的数学班一周上两次课,但是每天都有作业,在一个疯玩的周末过后,他发现自己需要在一个晚上补上四天的作业。做到第二本的时候,又累又饿,脑袋不怎么管用了,尤其是做到8+5这道题的时候,开始崩溃大哭,随着这道题反复出现,他反复的崩溃大哭。总之这第二本,用了平时三倍的时间完成。后来我把这个梗讲给Ada听,她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样他一定记住8+5等于几了吧!”
但是对Owen来说,这样的数学,很没意思吧?
“我跟你讲,”Ada的话把我拽回现实,“IB教育一点都不轻松,即便是一年级,我们也不能放松!我可不要以后被我老公,我婆婆,我妈妈骂我。。。”
嗯,是呀,孩子的未来,谁也不敢就这么一条道走到黑啊!不过这“因人而异”四个字,背后所蕴藏的来自孩子和家长的努力,真的是需要时间来慢慢体会的。
“走吧,数学班快要开始了!”我招呼Ada。
看看操场上疯跑的儿子们,头发早已被汗水浸湿,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旱季的西贡,加上焦虑的家长,组成了一年级小豆包们的生活主旋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