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过被“拼多多”刷屏的经历,这种异军突起的狂风暴雨,大有创造电商新江湖的势头。大家可能好奇的是在电商市场被阿里和京东二分天下,人们出口闭口大谈特谈消费升级的时候,为什么一款看起来不怎么高端的“拼多多”会短时间爆红?笔者带着好奇想来共同探讨一下“拼多多”之下的贪嗔痴。
一. 你真的明白消费升级吗
1. 什么是消费升级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来定义的: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
我把它归结为更简短的一句话,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需要更好体验的消费。为什么把消费升级归结为消费体验呢?比如当人们温饱都没解决的时候,吃上一顿饱饭就是更好的体验;当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时候,吃的更健康便是更好的体验。可以看出,人们把获得的经济用来把生活体验变得更好。
那为什么许多人会觉得消费升级的时候“拼多多”火了是奇怪的现象,甚至认为“拼多多”是消费降级?个人认为消费升级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概念,真正的消费升级其实是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的消费升级。这就像一群使用弓箭的人,使用上了步枪,他们的消费就是升级,不一定非要使用上大炮战斗机才算升级。消费升级受到人们经济水平和认知习惯的影响。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的不仅仅只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更多的是一些小城镇。受到地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接受到的消费理念是不同维度的。
2. 从“吹气球”看消费升级的维度
由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那些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在全面崛起,但是他们的消费升级不同于一线城市人群的消费升级。拼多多把握住了这类群体的消费习惯与特征,做到了淘宝“消费下乡”未做到的事。
对于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消费层次存在递进的人群中,用“吹气球”模型来形象地表达这种消费递进关系,似乎更易明白。如图一所示
图一在一个发展存在差异的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升级呈现吹气球状态。头部的群体由于占据优势,他们总是引领着消费升级,这种升级的状态会随着“吹气”一直深入气球内部,最后中部的群体会成为这波消费升级的主要群体。用吹气球模型能够表现出消费升级的层次性与动态性。层次性:人们接受事物就像吹气球一样,总是气球头部先进气,最后最大的部分是中间,而使得气球呈现头部,中部和尾部三个层次。也就是说消费升级总的趋势是头部的群体先进行消费的升级换代,随着升级的发展,最后会是中间群体成为消费升级的主体部分。从而使得整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呈现层次性。动态性:消费升级的整体状态会随着头部“进气”的不同会发生变化,头部引领着中部与底部的消费趋势。
二. 玩转心理学
1. “市井气息”看用户心智
人的心智受环境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难以短时间改变的。在城乡小镇地区,那里的人们每日接触的并不会是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牌商品,而更多的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天然带着市井气息的人们,拼多多的乡土气息和便宜划算的感觉,正迎合了这些用户的心智。
用户层次的不同,会导致用户对产品评判标准的不同。大家可能在网上经常看到对拼多多产品质量的谩骂声,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的商品不好服务不好,还要用了。其实我们通过网上看到的很大可能是幸存者偏差,比如知乎上一搜拼多多,很大部分人都在抱怨拼多多的质量与服务。但是这些人其实并不是拼多多的主流用户,那些习惯了京东天猫的用户,很大可能和拼多多用户不在一个消费理念上。(虽然“拼多多”上面确实存在着品控的问题)同一件商品和相同的服务,不同消费层次的人,对其评价会是天壤之别的。
2.用户心理的利用
“拼多多”的病毒式传播,不仅仅只胜在抓住消费升级的用户层次上,还在于利用了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充分挖掘了微信社交的红利,可以说“拼多多”是玩转心理学的高手。
贪利是人的天性,首先“拼多多”抓住了人们爱占便宜的心理。因而人们在消费中往往会追求实惠,“拼多多”则在各种设计上给人一种不敢想象的实惠,使得人们感觉自己“占了很大便宜”。
在“拼多多”上商品的购买方式有两种“单独购买”和“一键拼团”。首先,拼团购买是否真的实惠很多用户其实并不知道,但是设置一个更高的单独购买作为参照,人们就更愿意为更低的拼团购买而努力。这种购买方式的设置,首先,用户心里会觉得更占便宜更实惠;其次,用户会为了获得这些实惠做一些行动,比如找亲人朋友一起来买,而用户对自己要获得的事物投入的越多,就越有可能认为它有价值,这是一种“文饰作用”的心理在作怪。
另外一个更具杀伤力的0元购,“助力享免单”和“砍价免费拿”等,它在目标用户中的传播更具病毒性。试着想想,在一个三线城市,一天张大妈在她的亲戚朋友的群里发了一个“助力享免单”的拼多多链接。假如群里的这些人原先都不了解拼多多,那么张大妈便会对她们教学一番。群里的阿姨大妈们心中有着疑惑,但又会惦记着0元的实惠。她们会询问着张大妈是否真的0元得到了商品。当张大妈真的拿到商品时,群里的阿姨们便慢慢都走上了“拼多多”之路,而且这种传播是及其可怕的。
三. 商品分发机制的江湖新秩序
这几年火了的不仅仅是“拼多多”,还有今日头条,只不过“拼多多”卖的是商品,今日头条卖的是资讯。可能大家都知道今日头条靠智能推荐算法分发过剩的长尾内容,将内容进行去中心化的分发,以精准定位于受众。虽然相比于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有所不同,“拼多多”在过剩的长尾商品上的分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用户都相当于“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算法,用户都有着自己类似的圈子与社交,他们通过拼团等各种购买形式把“拼多多”带进自己的社交圈子,很大程度上也能满足这个圈子里人的兴趣。从而达到长尾商品的精准营销和快速扩散。这种新的商品分发方式,是有别于目前的电商平台中心化搜索的商品分发机制,它能更精准的触达目标用户,而使得商品信息的传达更有效率。
四. 把控
虽然说,拼多多很好地抓住了目标用户的心理特征,并搭上了微信社交的红利。但是拼多多并不是高枕无忧的。对于一些度的问题,“拼多多”在之后的发展中必须要把握好。
人们的消费习惯是会变化的,当年的淘宝用户也会成为天猫京东用户。人们虽然有占便宜的天性,但是也会去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而现在“气球头部”的消费群体他们消费趋势已经发生了转变。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居民网购习惯的成熟,他们也将会倾向于质量优良,有逼格调性的商品。而目前的一些尾货或低质量的商品将慢慢不会再受到“气球中部”群体的青睐,并且过度的和长期的低质量,会让用户产生厌倦,从而转向消费层次更高的电商产品。因此,在拼多多接下来的发展中,更多的应该在追求性价比上,质量的关是尤为重要的,而不能一味的低价格低质量。低质低价是难以一直迎合目前的用户群体的,掌握用户群体消费的动态性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其次,拼多多在抢抓用户上用力过猛,比如在推送中使用“免费领取”的标语,虽然这样做能获得极大诱导用户点击,但是长久以往用户会对此失去信任度,而这种持续的骚扰,带来的不仅是高点击还有急速恶化的口碑。对于自身后期的升级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失去的用户也是难以逆转的。
总之,用户的消费趋势是呈现层次性与动态性的,有效地抓住用户心智,跟随用户消费的变化,合理利用消费心理来增加用户黏性并达到产品的传播,是好的产品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的事情。而“拼多多”之类产品的崛起,也深刻地告诉着我们,用户的消费不是停滞的,不断发掘他们的真实需求也许是个永恒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