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蒙元风情(一)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蒙元风情(一)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3-25 10:00 被阅读0次
    蒙元风情

    元朝社会政治背景---阐述元朝时期社会政治思想及政治制度情况,以理解这一时期服饰 制度的政治动机及其内涵。

    壹、元朝时期社会背景

    13世纪初期左右,蒙古民族在铁木真的领导下,冲出高原,掀起强劲的扩张浪潮。短短时间内,这股扩张浪潮人类中古时代政治 、文化和地理上的巨变。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 ,也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孙子蒙哥即位,他一方面继续西征,一方面对苟且偷安的南宋发动了进攻。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继承汉位,四年后将国迁到大都(今北京),并于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 ,是为元世祖。这是蒙古帝国政权由世界性大一统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 ,蒙古政权之前对中原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原和江南地区为主要占领地的王朝。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南北。

    元代疆域图

    蒙古帝国南下统治华夏近一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外族统治,社会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十分突出。一方面蒙古帝国在漠北崛起,有着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和制度法规,在他们看来儒家思想并无用处。虽然忽必烈早年便接触汉学,也有“思大有为于天下”但并不明了汉法的用途。另一方面,备受民族歧视的汉儒们还在砥砺前行,希望通过儒家文化的兼容性和应变力,实现“ 用夏变夷”,成为达成蒙汉两个民族文化默契的桥梁,也是儒家文化在长期历 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的体现,正因为此,中华文化才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贰、元朝二元制服饰制度

    尽管儒家学者的努力最终使得程朱理学在元朝不仅没有被削弱, 反而继续发展,成为官学主流,但是蒙古统治者毕竟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华夏大地,本民族的优越感极高,同时固有的政治制度十分完备,因此,在在实际统治过程中即使为了方便统治不得不借助汉法 ,原有的政治制度也是一应执行。体现在服饰制度方面,便出现了中国古代服制史上唯一一次的二元制,即“汉法国俗”。

    《元史•舆服志》:“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世祖混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上而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之质孙,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与百官之质孙,以及于士庶人之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 用备仪文。于是朝廷之盛,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有以成一代之制作矣。” 这里天子冕服为汉制,而天子质孙则是典型的蒙古服制,这样一并写进舆服制,服制史上仅此一例。

    入元之后,蒙古统治者对服饰作了相应的等级规定,皇帝 、官员及宫廷宿卫人员的服装都有了固定的样式和颜色。对于皇权的维护也十分明显,皇帝帽子的式样,民间严禁仿造。 缠 身大龙图案成为皇室专用服饰图案。延佑元年(1314年),中书省规定臣民服色等第,更明确宣布臣民一律不许用龙凤纹服饰,并特别说明五爪二角为龙纹饰。

    (1)汉法冕服

    用于祭祀、册封、朝会的皇帝冕服,与中原王朝传统的皇帝冕服基本相同。冕服由冕、衮、带、缓、舃等配成一套。衮冕用漆纱制成,冕顶端的天板长1尺6寸,宽8寸,前后各12旒, 有玉簪横贯于冠。

    衮龙服用青罗制成,饰以十二章纹,配以白纱中单、绯罗蔽膝等。大带用红白二色罗合缝制成。玉环绶用纳石失制成。舃有用红罗制成的高腰靴和用纳石失制成的履。袜子用红绫制成。

    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下诏颁布 “文资官定例三等服色”: 文官按照品级分为紫罗服、绯罗服、绿罗服三大等级。朝廷还特别规定了参加祭祀等“大礼”的祭服。

    如祭天、祭社稷等,参加者按等级分别戴笼金貂蝉冠、貂蝉冠、獬豸冠、水角簪金梁冠、交角幞头和黑漆幞头等,穿青罗服、红罗裙或者紫罗公服,着赤革履或乌靴及白缓袜。祭祀孔庙,献官的法服是七梁冠、雅青袍、绒锦绶绅、红罗裙、白绢中单、红罗蔽膝、革履、白绢袜,执事穿儒服,戴软角唐巾,穿皂靴。

    元代舆服制度中很多规定对蒙古人和色目人并不设限,而汉人即使成为怯薛也不得优惠。二是对于汉制的继承中比如对于冕服的十二章纹的使用比汉人历朝所用数量都多,但从安排的数量上看, 并不与天数相应合,服色也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

    (2)国俗质孙

    在内廷大宴时(忽里台),元制采用质孙服。这种服饰源于蒙古传统服饰,即前面所将的蒙古袍服。据说最早明确记载的是太宗窝阔台继承汗位时 “全体穿上一色衣服”。元代时,质孙达到鼎盛,并将其以典章形式载入史册。西方传教士在叙述这件事时写道:“一连四十天,他们每天都换上不同颜色的新装,边痛饮,边商讨国事。”

    《元史·舆服志》中规定天子质孙服,冬服十一等;纳石失(金 锦)服,配金锦暖帽。红粉皮服,配红金答子暖帽。还有七宝重顶帽、 白金答子暖帽、银鼠暖帽等;夏服十五等,有宝顶金凤钹笠、珠子卷云冠、珠缘边钹笠、白藤宝贝帽、金凤顶笠等。

    元朝服制的二元性,显示了蒙汉和平相处的共识,也不失为一种巧妙地处理民族矛盾和意识形态差异的方法。只是在高度集 权的君主制国家,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唯一性是政治稳定的保障, 二元法的处理方式只能暂时缓解矛盾,无法长治久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服饰赏析---蒙元风情(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go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