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how about you?

作者: e137ceaa64cf | 来源:发表于2016-05-11 11:05 被阅读41次
    如是我闻

    搬家想要一款小夜灯,阅遍淘宝,终于满心期待地选定一家,还有点沾沾自喜眼光独到,查看好评无数,但冷不丁看到这么一条:

    “手感很好,但是蓝牙很不稳定啊,而且下载的APP也不能控制灯光,音质什么的不太懂...哎,本来是买了给男朋友一人一个的,结果货到了,我们都分手了。”

    一边心疼这个女孩,一边想到另一件事。

    在美国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因为杀人罪被捕,记者闻讯去采访,他的中国同学都说“我早就觉得他品行不端,不是个好人”,然而美国同学却众说纷纭“噢天呐,我很震惊,他平时很热心经常帮助社区的流浪动物救助站,我不知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听说了这件事,但是他”之前曾经在艺术史课上帮我辅导过,我为他感到惋惜。“...

    生命中的每一个事件,都会影响我们的看法。还是我们被结果导向所绑架了思想?

    金刚经的第一句话“如是我闻”,直白的解释是“我是这样听到的”。

    不知道你们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我”。我们都差不多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期,可能程度不同,但都保有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否合理,但都是我们自己思想瀑布的流泻口,一点一滴都汇聚这个世界的思想大海中。

    在淘宝事件中,灯是一样的,或许存在次品率和小概率事件导致这个女孩真的收到的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灯,然而更有可能的发生是不是她的心态导致了一部分对产品的偏颇,而不是灯本身,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在留学生事件中,对同一个人的看法,会否因为他的一件滔天罪行的“恶”而抹灭其他的“好”?哪怕有一丁点儿,会否再结果曝光的时候被客观对待?

    在克罗地亚,有一座闻名全球的“失恋博物馆”,最吸引我的点事创始人开办的目的,希望人们拿出自己的恋爱纪念品,并且写下自己的故事,然后与是天涯沦落人的其他物主神交,或许可以发现,嘿,我自认为天翻地覆的感情路好像也并没有那么的坎坷嘛。

    只要有“我”在,有“表达”的对象在,就一定会落于“偏见”。

    从学习写“议论文”的那天起,我们被教导要有自己的观点,不发表自己意见的人被视作“没主见、没自我”,但太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人往往被说“太自我、太不中立”。这真的非常矛盾。一度我以为“中立”就是“中庸”,就是“无为”,但结果适得其反。

    很喜欢的辩论节目《奇葩说》,几乎完美的呈现了我遇到的困惑点,在观点的交锋,语言的刀光剑影中,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地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的论点,当然是为了在现场说服现场和电脑前的观众们,不得不承认语言的魅力,前一秒还在为“恶劣天气点外卖我怎么可能有罪呢”而拍大腿赞同,下一秒就陷入了“我们不应用金钱将己所不欲施于他人”的反思。它让我看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而“意识到”这件事情本身,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这也是这档节目最吸引我的点,所有的事情都存在多种角度,就像钻石的璀璨是因为切割的多面体折射着光。“角度”这件事,本身就是我们赋予它的。就像百合花,OK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假设你问问你家的金毛,百合花是什么,它可能一口就把花给叼走玩巴去了,在它眼里这就是一个玩具啊,哪有什么花,还什么,百合花呢!那换做蜜蜂呢,人家可是觉得这是人间美味!

    “如是”不是“如实”,如是者并不是要把自己以为的真相, 替代了那个真正的实相,但或许永远不可能到达真正的圆满。

    我们太为理想的真相而活,似乎在生活中不跟对方争辩出个对与错的,就过不去似得。

    但我们真的为自己认为的“真相而活着”吗?

    这里有分享一个故事。

    有人因为大声责备了自己的母亲,被他公司的前台看到,前台便提出离职,因为在她眼里,一个对自己母亲都如此苛刻的人一定不咋地。然而第二层事实是,这位母亲患有糖尿病,她在公司偷吃了一块蛋糕,被抓个正着,于是出现了责备的一幕。我们能说这不是出于关心而不是苛刻么?还有第三层真相,就是其实这位前台一直暗恋故事的主角,在她心里有一个预期期望值,这件事打碎了她的美好幻想。

    所以,眼见真的为实吗?

    即使我们认为的现实,就真的应该是如此吗?

    有个朋友,公然在公司例会上冲撞老板,他理直气壮的唯一理由即是,我说的是一个真相,我是对的!后来这位朋友也在短期内被请回了家。

    我当时就和她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也分享给你:

    有一个人,特别想做一天菩萨被供在庙里,终于感动了天地给了他一天做菩萨的机会,但唯一的要求是,这一天不能说话,一句也不能说,只能看。他认为这有什么难的,便欣然接受。

    这天,来了一个穷人,来庙里求菩萨给他5000钱给家中病重的老母亲治病,他正磕头跪拜的时候,旁边来了一个富人,拿着一个装了5000钱的荷包放在穷人身边也开始跪拜行礼,祈求自己家业长青。那这个穷人起身看到身边的荷包,正好有那么多数目的钱,惊喜万分,心想菩萨显灵了,高兴地拿着荷包离去了。这时候来了个渔夫,补在了穷人的位置上。

    富人起身发现身边的荷包不见了,拽着渔夫就要他还钱,渔夫一脸懵逼,两人闹到了官府。

    这时候这个坐在庙堂之上的扮演菩萨的人忍不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这富人分明是错怪了这个好人。他于是就为了这颗“其实真相是这样的心”,把真相告诉了富人。

    于是穷人被追了回来,由于没钱治病家中的母亲不久就去世了。渔夫呢,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出海打渔遇到了风浪再也没有回来。富人虽然拿回了5000钱,但之后加到也就败落了。

    这个扮菩萨的人,他真的做对了吗?当一天结束,上天给他看了另一幅平行宇宙的景象,那就是,如果这一天他保持沉默,事情会如何发展:

    穷人拿到了5000钱,回家给亲人治好了病,富人因此积了善德,生意越来越好。渔夫由于被错抓,关进了监狱,但正因如此躲过了海上风暴,抱住一条性命。

    我们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负责,并且允许一切不同的“如实”。

    故事的最后,我还是买了这款小夜灯,因为在没有看任何评论之前,我就选定它啦。

    p.s."

    关于写到现在的反思:全篇都是在说“我”,我希望可以有尽量客观的判断力,世上有“我”,也无“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是我闻,how about you?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gs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