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徵史海钩沉旅行·在路上人间烟火
古今澄城‖“陕西汽车大王”葛振兴传奇:因改而振,因车而兴。

古今澄城‖“陕西汽车大王”葛振兴传奇:因改而振,因车而兴。

作者: 耿华阳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22:39 被阅读1575次

机缘巧合,我有幸参加了澄城县文化馆组织的文化交流采风团活动,第一站就选择了自己的家乡交道镇。对于家乡交道镇,虽然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我对它的历史以及文化却是知之甚少,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了解也开始多了起来。

无意中翻看了《交道镇志》,在其中的大事记中,我对农民企业家“葛振兴”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4年7月1日交道农民葛振兴创办了振兴联营运输公司,这应该算的上当时的大胆开拓之举,开通了始发澄城至西安的客运班车,引起了轰动,这辆车在当年成为了“陕西省第一辆农民客车”,开创了陕西农民开办民营企业的先河,在1984年交道乡全乡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9月,葛振兴开办的客车从西安始发北京,《人民日报》报道其为“中国农民的创举”。1987年葛振兴当选澄城县第二届政协委员,后又当选为陕西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这是《交道镇志》记录葛振兴三次大事记,后来再没有出现过有关葛振兴的记载。

为了能够对葛振兴这个人物有更多的了解,我在手机百度了一下“澄城葛振兴”,却只能搜索到三五条相关的信息,更多还是跟大事记里记载的一样,却没有其他更为详细的记载,想要找一张葛振兴的本人照片,百度却告知无照片。这更是让我对此人有了更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的确,葛振兴的汽车事业发生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信息的传播也没有现在这样迅速。如果真的要想从互联网上寻找到葛振兴当年的消息可谓是难上加难。除非通过走访一些经历过和接触过葛振兴的人才可以还原真实的“汽车大王”葛振兴。

我于是在微信上求助于采风团和创作群的老师,看看能不能在他们口中了解到当年葛振兴的只言片语,这或许是个好主意。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澄城文化采风团微信群中,原澄城县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陈乐山老师跟我讲述了他和好友葛振兴交往的点滴往事。我把他的回忆录中有关内容整理了一下,大家在其中可以了解曾经的风云人物,创业先锋葛振兴的兴衰故事,值得我们新老一辈人学习和借鉴。

1981年夏收后,澄城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的两三年间,澄城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体育精神在中国如日中天,运动服成为那个时候中国青年的最爱!

1982年至1985年,是澄城卷烟厂从小作坊向成熟工业的历史性转变阶段,1983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澄城烟厂列入国家计划,定名为澄城雪茄烟厂。1985年第二次技术改造,省财政厅资助澄城157万元,扩建厂房、库房,购置机械设备。在有中国公司元年之称的1984年,在万科、联想、海尔、上海大众、健力宝等公司诞生的同时,澄城人葛振兴成立了澄城的第一家民营运输公司,澄城人开始萌生出工业强县的豪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葛振兴的班车上赫然写着澄城到西安,西安到澄城的大字,让澄城人倍感自豪和骄傲,也让很多不知情的外地人搞不清到底是西安大还是澄城大,这也是具有远见和冒险精神的葛振兴带给澄城人的骄傲和自信心。但是葛振兴毕竟是个农民,在后来的改革开放浪潮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留下一段辉煌历史让人回忆一下。葛振兴像一道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历史却没有时间用笔墨记录这样一位风起青萍之末的草莽人物。今天我用自己的文字来纪念一下这位曾经的“汽车大王”葛振兴。

陈团长回忆起和好友葛振兴的往事,心潮涌动,历历在目,葛振兴的确算是当时的澄城名人。他建立振兴公司跑班车成为陕西省第一个跑客运的农民企业家。一年后,他又把客车拖往北京,成为全国第一辆农民客车进京。客车进京的开业典礼是在西安市新城广场(省政府对面)举行,陕西省省长亲自到现场讲话,并宣布了陕西第一辆农民客车进京,一声“开始发车”震撼了陕西,轰动了全国。

那时陈团长经常出差。常坐葛振兴的班车去西安。据陈团长回忆,葛振兴在县城五路华元超市对面有个运输办公室。家住交道,而且那个时候在西安火车站解放东七路购买了地皮成立了运输公司,自建了旅社数间。陈团长每次出差都会到他的住所喝酒闲聊。

葛振兴的老家是山东人。陈乐山团长的老家在韦庄,但祖籍是山东。在过去从山东、河南,来到陕西落户的老百姓大多是逃荒过来的。葛掁兴幼年时期就从解放前随父辈来到陕西澄城县后在交道安家落户,成为了澄城交道人。

全国各地特别是陕西,当年十个人,就有一个是山东或河南人。六十年代初,为修三门峡,朝邑、平民两县北迁移至澄城县后,澄城县每个村庄有1/3的都是从山东河南过来的移民。

所以这两个人是山东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在随着交往的深入成为了好朋友。可能接触过葛振兴的人都知道,他说话是山东味的陕西話。

西安解放东七路在哪?陈团长给我提供这样的信息:

(一)西安火车站向南至五路口立交桥,大差市,和平门,这条街为有名的解放路。

(二)从五路立交处起向北至火车站,向北火车站走,路东边约四条街:即解放路五.六、七、八、路了。葛振兴的客运站就在八路,离火车站很近,所以出行方便,深受澄城、大荔、渭南沿路乘客喜欢。当年,葛振兴看好这位置,买了个独院子,自建了个小客运站,内有两层小楼房(约七八间房)设有旅社,乘客们在门前街道下车,不住宿不入内。

那时陈团长以武功见长,而葛振兴也喜爱练习拳脚。有次在交道朋友家里喝酒,由于酒后兴奋,他在窑洞中比划起拳脚让陈团长点评如何,陈团长说拳脚功力差点,他不服气,要拿点真功夫让我看,一掌把朋友家坑墙砖打倒,众朋友拍手叫好,他才乐了。

自从跑客运,其在经营中间发生了几件事让人记忆深刻。跑黄龙发生了两次翻车事故,不过人没什么大碍;后来又在江苏徐州等地设立客运点,后来又在山东也设立了客运点。经营过程中虽然经历几次失败,但是葛振兴不管发生多大的事,他都表现的十分镇静,胸怀大度而沉稳、足智多謀、临危不乱。

那个时代,在澄城、渭南乃至陕西,提到澄城汽车大王葛振兴,凭着一身正气忠诚和胆量在经营着客车生意,无人不称赞。后来他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但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加之文化水平有限,后来随着事业的发展,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失控,各自为政,生意开始慢慢走了下坡路。

由于其文化水平有限,单一小型经营还可以。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其管理弊端逐渐暴露,生意走下坡路是从经营山东的50辆(大义发)拉煤车开始。当时50辆大车足足有有上百名司机,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失控,各自为政,生意变得惨淡。

2000年陈团长退居二线后,应邀在省电视台秦之声上班。闲时常去解放八路(葛振兴当年停车点的旅社的家)去闲聊拉家常。据陈团长回忆,那时葛振兴的班车、货车已经全部停运,转战陕北去开矿。

30年多年过去了。如今陈团长回想起葛振兴先生往事还历历在目。葛先生虽已离世十多载,但创业精神永存。

澄城人民不会忘记,在80年代,是交道农民葛振兴帅先迈出了澄城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为陕西农民企业家的发展敲响了具有划时代的第一锣。

他是澄城人开放改革的楷模和动力,是陕西农民企业家的榜样,是澄城交道人的骄傲,是澄城精神的体现。

“质朴诚信、果敢强毅、尚德崇文、进取创新”十六字澄城精神形象阐释了澄城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这是澄城人精神家园固有的特质本色。

今天,澄城县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一大批敢为人先、声震四方、誉满秦东的弄潮儿,为澄城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他们的身影、事迹以及创造实践的“澄城老哥”精神至今仍镌刻在澄城人的心灵深处。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和市场经济的铿锵足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商贸活跃繁荣、社会和谐进步、文化昌明兴盛。一代代澄城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为家乡的进步文明奉献了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以上文字的完成非常感谢原澄城县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陈乐山,好友袁斌会(一梦绕天涯),澄城摄影协会侯翠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耿华阳:解放八路这块儿,这个地方其实应该是解放七路(东七路71号)
  • 6f2e9449b4dd:葛振兴在改革开放初期能够创办"汽车运输公司司"使澄城连接省会西安第一辆客运班车。第一难得,不光是澄城交道农民的骄傲,乃指陕西农民的骄傲。他捐资助学,敢为人先,真是声震四方,誉满秦东的弄潮儿。现在的先河。
  • 耿华阳:关于葛振兴的故事还有很多,这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刚才我给平台留言的一位交道乡党打电话,对于葛振兴,他给我说葛振兴确实是交道镇乃至澄城的传奇,葛老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交道小学是当时葛振兴捐款修建的。据乡党讲述,当时修建交道小学需要20万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葛振兴作为交道人,他家在交道五组,政府当时承诺如果葛振兴能投资20万元,交道小学更名为交道振兴小学,但是葛振兴为人低调,不愿意出这个风头,也不愿意改学校名字,但是还是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改善家乡学生的就学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致富不忘家乡人,于是以单位名义捐赠了18万元给交道镇政府,其余2万元以个人名义捐款,这个事情很多人不知道,与葛振兴本人的低调和不事张扬有很大关系。
  • 51b6681b4d99:我是当年振兴运输公司澄城一西安班车售票员里的一员,西安停车点在解放路东七路。
    耿华阳:@蝴蝶_589b 可以加微信吗?我的微信13892503477
  • 耿华阳:【以下为原剧团陈乐山团长提供,感谢陈团长】葛振兴:老家是山东人。陈乐山老家在韦庄,祖籍是山东。
    一、西安火车站向南至五路口立交桥,大差市,和平门,这条街为有名的解放路。二、从五路立交处起向北至火车站,向北火车站走,路东边约四条街:即解放路五.六、七、八、路了。葛振兴的客运站就在八路,离火车站很近,所以出行方便,深受澄城、大荔、渭南沿路乘客喜欢。
    当年,葛振兴看好这位置,买了个独院子,自建了个小客运站,内有两层小楼房(约七八间房)设有旅社,乘客们在门前街道下车,不住宿不入内。
  • MQ_6190:解放八路在哪?
    耿华阳:@MQ_6190 看我留言
  • 92df72c77788:首先的感谢耿大夫的整理,30年后用文字整理出来葛振兴的事迹。80年代末,90年代初,葛老开创农民客车,跑西安,进京城,上了班车,男士发烟,女士发糖。后来百司有了依维柯班车,跑西安。葛老在西安西七路置地皮盖停车场,创建旅社。后来又经营字画,真是一个不简单的创新人物。葛老祖籍山东,落户澄城,事业震动陕西乃至全国。30年后再次为葛振兴老人点个赞!
    耿华阳:@玉莹_c38d 感谢留言
  • 丫丫_4b96:葛老不仅创办了联营运输公司,在书画上也颇有研究。
    耿华阳:@丫丫_4b96 感谢留言。葛老确实是时代弄潮儿

本文标题:古今澄城‖“陕西汽车大王”葛振兴传奇:因改而振,因车而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jo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