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小,东西可不少,每次找东西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仔细一看,我就知道自己买了很多不必要的物品,这些物品占空间,更占据我的视线。如何理性购物呢?
1、是否真的需要该物品?
对于大体积的商品,在购物前,一定要反复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件商品吗?因为买回来的时候是个宝,用完之后就是垃圾。
很多商品只使用一两次,然后会一直闲置在房间某个角落沾灰,先不说浪费了多少钱,这个物品免费占用了你的空间,你想扔但又不舍得扔,你纠结不已,为此你所付出的注意力才是最昂贵的。对于这些非必须商品,可以考虑租用或者其他更经济的方案。
比如:我老婆想买一个标签机,一千块一台。标签机只不过是搬新家时用一次,如果以后不搬家了,几乎无用武之地,但一千块钱的标签机总不能用一次就扔了吧。所以,更经济的做法是,去复印店,花点钱打印标签。
2、你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很多人购物之前,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是因为隔壁邻居或同事买了,所以他也买了。
比如你想买电脑,你得首先明确你买电脑的用途,是玩游戏?还是办公?还是其他用途,要买笔记本还是台式,需要什么样的配置。
3、你打算使用多长时间?
如果你去买一次性杯子,只要健康环保,你不用花多长时间,可能就买了。但如果你要买的是厨房电器,比如油烟机、炤台、消毒柜,那可是要使用二十多年的商品,如果随随便便地买一套,显然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
买衣服也是一样,如果是夏天的短袖,可能穿一个夏天就扔了,几十块钱一件,也不会很心疼,但如果是冬天的大衣,或者皮鞋、裤子,那可是至少要穿两到三年的,如果你随随便便地买一套,那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4、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最好的
在学生时代,那时候还没有收入来源,一个月1000块钱的生活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因此得省吃俭用,买衣服只买最便宜的,因为便宜就可以买更多的衣服,天天都能穿新衣服,而且赶潮流。但有一次,一条新裤子让我脸面全无,一蹲下去,咔擦,新裤子就给我来一个大洞。
后来想了想,一条八十块钱的裤子,也许只能穿一个月,但如果四百块钱的裤子,价格虽然贵了五倍,但使用时间却可能延长十倍,而且还是品牌,自我感觉会很好。仔细比划一下,其实买贵的衣服,其实也很划算。
再比如,我学java,需要买一个笔记本,当时我也没有什么钱,但我硬是狠下心买了一个最贵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是程序员,我是靠笔记本吃饭的,吃饭的家伙必须得买最好的。
购物理性点,房间物品少一点,生活品质高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