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拖延是“与自我控制对立的冲动”的特殊形式,表现在各种小事上,日积月累,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大家都知道拖延不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还会拖延呢?因为它能带来愉悦感。但究竟这是不是一种病?我觉得不然,大体上说它只是一种错误的不符合社会标准的方式,是人们意识,行为的偷懒,不能简单的归类为病症。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有拖延症,明知道堆着几件事,就是不想去行动,做事做到一半拖拖拉拉,很多有关拖延症的书,长篇大论,告诉人们怎么去协调和改善,也许刚开始是奏效的,一段时间后又反弹回原来的样子,甚至更糟。我们都知道拖延很舒服,但伴随着的焦虑,愧疚又会让人特别折磨,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结果总是被各种小事干扰分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弗拉里博士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拖拉者:
(1)鼓励型,或者说找刺激型,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快感。这个让我想到,大学期间,每次只有临近考试一二天时,才会开始焦虑,疯狂复习,做题,因为压迫感我看书会比平时认真,有动力。
(2)逃避型,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我在想今年高考刚刚公布分数,在准备高考的漫长时间里,很多学生可能也会有这种心理,拖延表现的对学习不太在意,因为害怕如果分数不理想,别人会讨论“怎么这个人这么努力却还是没有一点效果?是不是智商不够?”大概每个人都害怕这样的否定吧。《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就是“他真的很努力了,是好话还是坏话”,努力二字对每个人是褒义还是贬义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
(3)决心型,他们没法下决心。不下决心就可以回避对应对事情的拖拉。比如当你面对一个重大选择时,无法自处,因为不确定是自己的判断将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而烦恼,于是事情一拖再拖,导致办事效率越来越低。
拖延症背后有不同的心理原因,它就是人类底层的心理结构,人本来是怎么样,和他能做到什么样往往是不一致的。那如何慢慢转变这种情况呢?“得到“APP,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一期关于拖延症节目里提过三种办法:第一种将创造性劳动分解成机械性劳动。高中我学的文科,每次考试有一大堆背的,背书背着就会慢慢分神,看看手,弄弄头发,后来我就手抄,拿一个笔记本把所有的课文全部梳理一遍,边抄抄背,这样的效果会好很多。第二种让种子飞,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做一件事情但是拖延的时候,可以先去构思我接下来怎么做,让这颗种子在你心里慢慢发芽,等到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可以提高效率,节省很多时间。第三种群体合作做事,群体相对个人更具压迫感,个人会根据群体做出及时调整,像《乌合之众》里所说“在集体心理里,个性会被弱化”。
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症不是病。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绝对理性的人,只是一部分人相对自律,面对拖延症会不断加强自身行动力去克服这种困境,我们需要打败的不是拖延症,而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