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创新号思维模型训练营全国总冠军的丁布同学“一年阅读1000-1500本书”的阅读量着实让我震撼!谈到这个阅读量,中国这个阅读量好像是个个位数······然后再反观我自己,嗯,我要为提升国民阅读量平均值出一份力。 (今天努力了一点,一天一本书一笔记,继续加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怪诞行为学2与怪诞行为学1到底存在怎么样的区别呢?
《怪诞行为学1:可预测的非理性》中主要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表现,而《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而积极的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
整本书还是主要是实验研究、剖析解读为主。正如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曾经说过的:“除非我误解了它的性格,否则我们的国家就需要,并且要求大胆而持久的实验。有了办法就拿来试验,这是常识,失败了就坦率承认,再尝试其他办法。但是无论如何,必须不断尝试。”作者正是从我们日常行为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找出潜藏的本质,让我们清楚自己的认知局限。
接下来我们来敲黑板划重点吧。
当激励较低时,加强刺激可以提高表现值。而当激励基数提高时,进一步加大激励就会事与愿违,降低表现值。——“倒U型关系”
激励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在到达某一点之前,激励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表现。但是超过这一点,激励的压力就会变得非常高,它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它们不能专注于手里的工作。
损失厌恶:人们在失去自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产生痛苦。
调节因素:会根据工作所需的脑力劳动的程度不同而发挥作用。
对于认知能力要求高的工作,作者认为高额奖金产生反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非认知乃至机械性的工作,奖金越高可能成绩就越高。
对于需要认知能力的工作,将业绩与较低或中等数额的奖金挂钩会起作用。但如果奖金金额太高,则会使人过度关注奖励,从而分散他们的精力,造成压力,到头来反而可能降低他们的业绩。(社会压力窒息现象)
反寄生:动物心理学家,格伦·詹森创造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他发现的一种现象,即动物更愿意自己去寻找食物,而不愿意吃身边盘子里放着的、现成的相同食物。(劳动换取食物的愉悦)
工作成果是否有机会被人们看到和欣赏(即正向激励、及时反馈),对他们的积极性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只要事关自我形象,就能够激励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自我激励的驱动)
我现在阅读书籍、撰写笔记也会关注阅读量、反馈内容等信息,也算对我的一个不确定性反馈吧~(饥饿的老鼠在斯金纳实验箱里压动杠杆)与奖励(食物丸)之间的关系)
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这种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对提高生产效率能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一人一日造不出一枚大头针,10人一日可成针48000枚。”
把工作分解成较小的部分,可以创造局部效率;每个人都可以对他所从事的一小部分工作越来越熟练。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以及生产过程相分离使得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就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
从这一角度出发,劳动分工是以人工为基础的技术所带来的危险之一。现代IT(信息技术)基础架构让我们能够把工作分解成非常细小的部分,使每个人的那一小部分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和精细。这样做对公司来说是有风险的,因为这会使雇员失去顾全大局的责任心和目标感,以及成就感。如果人类是机器人,那么只要有高度的劳动分工就足够了,但若考虑到内在激励因素和意义对于积极性和生产率的重要性,高度分工这种方式就有可能起相反作用。
鸡蛋理论,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鸡蛋理论也叫宜家效应,因为宜家一般提供半成品家具,顾客可以自己组装,有很多顾客热衷于自己做。
要想获得宜家效应,我们的努力必须获得成功,即使成功仅仅意味着把事情做完。根据我们从宜家效应得出的推断,投入的劳动越多,凝聚的价值越高,感情就越深。
毫不费力与费心劳力之间有种微妙的关系。让人们投入太多劳动,可能会把他们吓跑;投入的太少,就可能会让他们失去量身定制、个性化,还有依恋产品的机会。问题取决于工作的重要程度和某一类产品需要的个人投入。
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在人们爱上自己作品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量身定制是导致人们过高估价自己作品的另一种力量,但是没有这一因素,人们也会这样。
投入更多努力确实能增加我们的依恋,但必须是在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之后。如果努力没有获得成功过,对作品的依恋程度将急剧下降。
人类努力的4条重要法则
1. 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会给它带来改变,也改变了自己对它的评价。
2. 付出越多,产生的爱恋越深。
3. 我们对自己的作品估价过高,这一偏见深入骨髓,误以为别人也和我们的看法相同。
4. 如果付出巨大的努力仍然没有获得成功,我们就不会感到过多依恋。
“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这个偏见又称为牙刷理论:就是说人人都想要刷牙,人人都需要牙刷,人人都有牙刷,但谁也不想用别人的牙刷。
“孩子是自己的好”能产生高度的参与意识,并引导人们无怨无悔地坚持自己的(或者他们认为是自己的)信念和创意。
“孩子是自己的好”这个偏见的黑暗的一面:如果人们过度沉湎于自己的见解会导致多么不幸的后果。
举例:托马斯·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支流电)怀有过度保护的心态,错失了交流电的发明专利,同时一系列反对使用交流电的举动也异常盲目。痴恋自己主意的过程可能导致僵化。
实行报复——即使需要付出代价也要报复,这种欲望是有生物学基础的,而且这种行为事实上能获得快感(或者起码引发类似快感的反应)。
报复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本能。(有时报复也能成为正面激励因素)
道歉,在生意和人际交往中能够改善局面并且平息报复冲动。
时间,可以平息或者减弱顾客对我们实行报复,能够平复他们的一部分报复情绪。
普遍接受的假设: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只要经过一定时间就几乎可以适应一切。
适应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事物过滤器”,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正在发生的变化上,遇见到可能带来的机会或招致的风险。适应能力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现重要的变化加以处理,同时忽略那些非重要变化。
享乐适应:指当环境的改变给人带来快乐时,人们通常会很快习惯环境的改变,恢复到平常的快乐程度。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感观温度计,我们还有一个“快乐温度计”,记录着我们的情绪变化,从不快乐到平和,再到快乐。当我们经历开心的事情时,快乐“温度”就会升高,反之则会降低。但是这个过程我们也会逐渐适应。
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例如受重伤或者中大奖,会对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消磨减弱。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克服享乐适应的现象。对于厌烦的体验,中断厌恶体验过程是有害的,对于愉悦的体验,中断愉悦感的体验过程是有益的。
快乐水车:
由于无法预测享乐适应可能达到的程度,作为消费者,我们逐渐增加消费,希望买来的新玩意儿能让我们更幸福。的确如此,新买的汽车能让我们感觉非常神气,不过很遗憾,这种感觉也只能保持几个月。新车开惯了,新鲜劲儿渐渐没了。我们又去寻找新的事物,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新太阳镜、新电脑,或者再买辆车。这个推动“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怪圈又被称作“快乐水车”。我们期待到手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却意识不到这种幸福感只是暂时性的,结果一旦适应了又去追寻别的。我们会想:“这一次,它会让我幸福很长一段时间。”从长远看,这样的幸福水平并不会有多少变化。
这个理论与《反脆弱》中提到的跑步机效应极其相似。“跑步机效应”:购买新产品,最终又对其失去新鲜感(尤其是与更新的东西比较时),并期待购买更新款产品的冲动。
约瑟夫·斯大林:“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100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个统计数字。”
如果悲剧发生在远处、规模巨大、受害人太多,我们观察的角度就比较模糊。如果我们看不到细节,对苦难的感觉就不那么生动,也就不容易动情,因此也不太可能强迫自己立即采取行动。
我们对具体实例的反应取决于以下三种心理因素:
1. 你需要与受害者接近(密切度)。密切不仅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还意味着一种亲近的感觉——你和亲戚、社交圈成员、你认为有共同点的人都有密切度。
2. 生动感(声情并茂)
3. “杯水车薪效应”
举例: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变暖(杯水车薪效应的典型代表:减少开车次数、使用节能产品等作用微乎其微)
1. 气候变暖的效应尚未逼近我们。(海平面上升、污染等)
2. 没有生动感,甚至看不到。
3. 全球变暖造成的变化相对缓慢,不具备突发性。(看不到,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4. 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于大部分国家、人民来说遥遥无期。
自我羊群效应
单纯形式:自我羊群效应来自于过去行为有关的具体的记忆,可以不假思索地予以重复。
复合形式:把过去的行为作为下一个行动的向导,并据此加以推广。参照过去的行为提醒自己总体上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按照同一方式去做。实验结果表明:情绪对于决策具体影响的背后,复合形式的自我羊群效应在我们生活中起的作用可能更大,我们在短暂情绪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能够影响到相关选择,以及其他的领域。
从本质上看,一旦感情用事,我们就会做出短期决定,而这些决定之后又会改变我们很多的长期决定: 决定 → 情绪,决定 → 决定 (情绪层叠)
如果我们处在情绪控制下什么都不做,就不会产生短期或长远的危害。但是,如果我们对情绪的反应是莽撞地做出决定,那么我们不仅会为随之而来的后果感到懊悔,还会创造出一种长久的决策模式,它将持续地误导我们。
克服认知局限义不容辞。
我们要学会质疑自己,挑战自己的信念,就可能真正地发现我们什么时候会出错,错在哪里,并且改善我们的爱情、生活、工作、创新、管理和治理的方式。
在思维和推理的能力方面,我们需要清除自己的局限——特别是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
觉得有帮助的话,请点个❤,同为读书之人,请相互支持一下。谢谢
祝你好运!
许慧瑶,2018.9.18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