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丰子恺先生,大概我能记起的便是他的那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简单的几个字,把一个人该有的人生境界,都展示出来了。
在这样的笔触中,让人很好奇,丰子恺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如何才能写出这样让人平静的文字呢?
今天有幸拜读了《丰子恺先生给孩子的阅读写作课》这本书,书中以丰子恺先生写过的文章,加上张伟锋老师的点评,让我们看到了丰子恺先生对人、事、物,以至于世间万物的思考。并且,他把他的思考通过文字呈现给大家,在思维上带动大家的联想。通过集体的思考,带着人们走向新的进步。
而关于点评的部分,则是加深了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让我们对其中的遣词造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对于学写作的孩子而言,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导学书。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1 人生的心境当如孩子
关于人生的心境,有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人生有很多追求,我们看待问题的想法也变得很复杂,我们考虑事情也总是变得很纠结。
这样的思考方式背后,处处打算、计较和权衡,真的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吗?好像并没有,只会让我们变得更累。
真正的人生心境当如何呢?其实,当如孩童一般。就像在《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提到,在某一个什么都不想做的晚饭后的夜晚,他问了一个孩子:“你最喜欢什么事?”
孩子的回答是:“逃难。”
这个回答出乎了作者的意料,原本以为会说,想出去玩啊,想吃东西啊,想买玩具啊等。
于是作者再三询问,原来,在曾经的一段历史中,人们为了躲避战乱争先恐后逃离原来的地方。在大人们担心着战火会不会到来,亲人是否依旧在,未来又该如何到来的问题时,孩子却在这场逃难中看到了乐趣。
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趣呢?大概会不会就是,吵架的邻居因为要逃难和好了,原本想着省吃俭用的父母突然大方地给糖吃了,难得有机会坐上了父母一直舍不得租的车......
这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乐趣。其实,生活的本质是有些趣味的,只是我们大伙总是匆匆忙忙间,丢失了太多的美好。
若能我们能像孩子般,看破生活背后的本质,人生是不是就多了一些乐趣呢?
关于心境,其实简单一些就好。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2 孩子的笑容中也有另一层的苦
在提到人生心境如孩童,凡事简单地想就好。作者也通过另一个角度,讲述了孩童笑容中的另一层苦。就比如在《穷小孩的跷跷板》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佚名人士提供的绘画素材,画了一幅漫画,再从漫画出发,想象了贫民窟的孩子的生活,多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小孩玩跷跷板,大概是很多人童年的乐趣。但是在这个跷跷板的玩法中,却是只有穷孩子才会选择的方式。在这个方式的背后,是一群大人的心酸,一群大人的无奈,一群大人的凄苦。
可是,作为孩子,他哪里懂得。就像看到父亲被别人叫“卷铺盖走人”,孩子看到父亲的铺盖以为是带了好玩的东西回来了,殊不知他们家的顶梁柱可能就倒了。
如此例子,书中还列举了好几个。通过穷孩子的跷跷板,联想到社会上的另一个群体。这其中,故事虽然都与孩子有关,但是情怀却不一样了。
这里头,多了的是对贫苦大众的悲悯。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3 “渐”字里的哲学
作者对着孩童的童言,对着大众群体有着这样的悲悯之心,大概离不开作者有一颗敏感的同理心。
这样的敏感情绪,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大概来源于作者从小对很多事情总有着与众不同的探索吧。
从很小开始,作者便很喜欢问“为什么”,这是对世界的好奇,也是对这个世界的追问。只是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大人们也回答不了。
而这其中,让人最有感觉的便是“渐渐”带来的变化。
小孩,渐渐会长大;
大人,渐渐会变老;
花开,渐渐会凋谢。
这一切,最可怕的莫过于就是藏在这“渐渐”之间。
作者也通过一系列的追问,一系列的探寻,最后发出了对“渐”的思考。
在这样的思考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向,也从作者的思考中,带入我们自己的思考。
人,总是在思考之后才开始成长。
这本书的难得之处,还在于每篇文章结束之后,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写作的小贴士,让我们看书不只是看书,更是在看书之后,知道如何入手去写这样的文字。
也从文章的题目中,引申到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尝试着去写我们的故事。
而字里行间,笔触里,蕴含着的是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每个人对生活的解读不同,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启示也不一样。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好好地去发掘,领悟,学习与成长。
身边的事,很多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小物件入手,比如,玩乐,账簿,跷跷板,树枝等,可以由小及大,大到对社会,对家国,对人生的思考。在一环又一环的思索中,生命的答案大多便跃然纸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