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当作悬疑故事来看,逻辑上经不住推敲。若当作都市爱情故事,我们现代人实在会觉得男女主角的感情折磨彼此,毫无理智。可是,因为周迅,我把这部电影看了两遍,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爱情里的执拗与倔强,崩溃与绝望。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一个等待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全片最直击心灵的是周迅的脸,她常常皱着眉,紧紧地咬着烟,眼睛总是瞪得很大,眼神里全是焦灼和疲惫。她整张脸给人很用力的感觉,好像不用力一点,就会撑不下去了。她穿着男式衬衫和牛仔裤,讲粗话,和客人对骂,一副随时可以和人对抗的样子。咬着烟,皱着眉,一遍遍地念着那些烂熟于心的数字,拿着照片问每一位客人。她不是小心翼翼的,她不讲礼貌,像个神志不清的土匪一样,一遍遍逼问着。问不到答案时,她不哭,而是大骂着:“你他妈的怎么不去死啊?”其实她想问:“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很早之前,看完《失孤》,联系当年的马航失联事件,我开始思考“等待”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这样的等待,是没有希望,没有结果的”,说这样的话,太残忍了。在外人看来,等待的时间,足够长,长到可以慢慢地遗忘,长到可以再生一个孩子,再找一个爱人。这种等待是该放手却不能放手的无奈,外人看着痛苦,深陷其中的人也痛苦,可是怎么办呢?
没有办法啊,心里的人走了,就有了一个缺口,只能等着啊,流血结痂,直到这个缺口渐渐感觉不到痛楚。当事人也知道这种等待是痛苦的,是慢性自杀。可是至少是活着的,等待已经成为他们存在的方式。“等吧,等着等着就有结果了呢”,至少等待的时候,心里是有爱的。
印象深刻的几个镜头:
一是李米得知裘水天和裘火贵把她的杂志弄丢时,暴怒,恨不得打死两个人,也顾不得对方手里有刀。虽然活得粗糙,可她始终是个女人。被绑架胁迫时,她害怕得牙齿都在打颤。为了活命,她忍痛把手割破,冷静地求救。但当知道贴满方文照片的杂志被丢弃时,她一下子炸了,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她忘了所有,忘了性命安全。不论何时,让人彻底失去理智的,只能是爱。
二是在感受到方文的存在时,她拼命去追,毫不犹豫地撞上去拦车。影片后记中提到这个镜头拍摄时很危险,周迅却丝毫没有考虑那么多,仅把自己当成了李米。我在想:四年的等待是多么煎熬,四年来的爱和恨是多么浓烈,可以让一个人赌上性命来紧握一点点找寻爱人的希望。

四是李米去监狱看裘水天时,他们俩之间的一段对话。
“你可见到小香?”“杂志呢?”
“掉了,你没有见到小香?”“掉哪儿啦?”
“你到底见没见到小香?”“我问你到底掉哪儿啦?”
两人的对话,牛头不接马尾,在旁人看来像两个疯人说的笑话。他们丝毫不理会对方,脑子里装不下别的事,只想问到自己的答案,只想找到等待很久的人。在这个镜头出现之前,我一直在想安排裘水天合伙绑架李米的情节是为什么?这时我懂了,两人都是对爱情执着又倔强的人,痴痴地等待一个人,疯一样地找寻一个人。李米淡漠疲惫的脸只有提到方文时才有生机,会大颗大颗地掉眼泪,会杀人一样地暴怒,也会天真地笑。裘水天只有提到小香时,才会笑,会哭,会愤怒。他可以为了娶小香贩毒,为了找小香放走李米。他们的生命里,好像只有一件事:等待着,找寻着。
四是她追着方文一路念信,最后方文赶她走时,她道歉:“对不起,如果是我认错人的话,我跟你说对不起”,然后她回头飞快地跑了,快到只能看得清她的衬衫闪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四年苦苦的等待,仅仅说“不甘心”是一种玷污,说到底还是因为爱,她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这四个镜头大概就是李米等待方文四年的状态,我在电影外,狠狠地难过着。

回到开始的话题,等待一个人是什么样子?是终日泪流满面,撕心裂肺,是满怀希望地边生活边等着,还是像李米一样活得粗粝坚硬。李米的脸是一张寂寞的脸。她整个人看起来倔强又脆弱,像秋天风中的落叶一样,蜷缩着身体,怎么也舒展不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等待”这件事儿应该和“希望”相关的,应该是有结果的,比如等一份通知书。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等待是慢性自杀,可能没有结果。但等待是活着,是爱着。
《李米的猜想》最后,李米在天桥上诉说他们的故事,笑着,哭着,这就是她四年等待的结局。一位豆瓣网友写得很好:“李米是该笑着的。因为,方文是爱她的。她没有失去一切,她的掌心是空的,心却是满的。那心里有他们共同走过的路,有爱,有时光。

文:亦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