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醒着作梦
多数人的青春,都逃不开酒与书,而这两者都为人们筑着梦。
踯躅于书桌与酒桌间的青春先说一说酒桌的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来客多鸿儒,自是要招待。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兴起了酒桌文化,凡是招待之处,场面冷清是不可能的。从撩拨气氛,到雅俗共赏,致而推杯换盏,最后一醉方休。这一种文化,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们来说,除了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与胆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带来了些许曲解。
美国作家帕尔默曾在《纽约时报》中撰文指出:美酒是种享受,但是在中国,却早已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乐趣。每个人都在酒桌上拼命地劝酒,好像在进行一种幼稚的比拼游戏,结果所有人都深陷其中,也被这种酒桌文化所裹挟。
喝酒可以尽兴,也可以用来消愁,但不宜期待过多的目的。有人说生意上的合作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合作的达成首先需要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然后证明能创造出共赢的平台,这样才有机会培养一系列交易。而这些,单凭喝酒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不信?你可以去同实力远超于你的人喝一顿试试,在层次基本对等之前,枉谈交情是件十分幼稚的事。
如果有些年轻人以为认识人最快的方式是在酒桌上,那希望他务必知道,得罪人最快的地方也是在酒桌上,况且你认识了他,仅仅是你认识了他,对方并不会在意你。许多我们常自以为的捷径,其实是一条绕的更远的弯路。
踯躅于书桌与酒桌间的青春接下来谈一谈书桌,处于青年的我们也许会经常感到迷茫,感到不知所措,曾经有读者写信给杨绛先生,向她请教如何解决人生的一些困惑,杨绛写了回信,上面除了基本的寒暄和对晚辈的鼓励外,最为关键的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这句话击中了多少颗迷茫的心,大概只有它足以概括几乎所有人不论在哪个年龄层次都会遇到的精神苦恼吧。
在公司的会议中,领导们也曾强调过: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而在德国,阅读被称为“最浪漫的教养”,我反观了一下公司目前所处的湘西小县城,除了在公园建有一处图书馆,人流量相当寥寥无几之外,两条主街道上根本找不到一家能让人产生阅读兴趣的书店,倒是网吧遍地,福利彩票一家接着一家。蔡康永在节目里说,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这里的人们大都如此满足于现状,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它需要政府精准扶贫的原因吧。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写道: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奥黛丽 · 赫本正好说过:优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我们所需要的,正是那一份优雅,那份沉稳与镇静,来思考面临的种种决择。从真正的酒桌与书桌,转到思维中的“酒桌”与“书桌”,与之对应的,我们要远离杂念,拥抱专注。今天大家处于一个“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时代,没有人敢不努力奔跑,稍一减速就会被无情落下。我们想要达到意想不到的高度,想要守得云开见月明,必须做的就是专注与踏实,慢慢从“酒桌”中解脱出来,转入沉稳的“书桌”,做到手有余粮,心才不慌。
这世上没有白看的书,每一本都融入了你的气质;同样,这世上也不会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踯躅于书桌与酒桌间的青春从酒桌到书桌,有多少人能自由切换;从杂念到专注,有多少人能控制好分寸。青年的我们羽翼已丰,到了天高任鸟飞的时刻,现在的我们在哪个位置,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前进的方向。
我们这代年轻人,如早晨太阳初升,万物复苏;又如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愿我们能耳清目明,逐鹿中原;愿甘之如饴的奋起,后来所得归于欢喜。
青春无需迷茫,有书,有远方。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