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老师学习的这一年,我越来越少的看妈妈群里流传的育儿文章,也不再热衷于各种免费的妈妈训练营。而是反复听老师的课程,阅读老师推荐的真正有权威的书籍,把自己的知识网搭建的正确和完整。
虽然是个懒学生,但只要方向正确,每一步就都作数。
今天想说的点是共情,这也正好是我自己最近的坑。每次孩子有些过激的情绪,就宅拽着他分析情绪,絮叨个没完。
现在也静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
1、首先不应该每次都揪着孩子讲清情绪。情绪是很复杂的,又常常是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不只孩子,成人也很难描述的很精准。这个时候逼着孩子解读自己的情绪,反而会因为成人的错误暗示,让孩子将情绪错误归类,
2、错误的将自己情绪发泄当成共情。这有可能会激化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反感,更加不能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应该做的是:给孩子冷静的空间,只有情况特别明确的情境下才引导孩子解读情绪。不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自然而然的应对孩子的情绪。说出我对他情绪的真实感受,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会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让他学着去理解他人,学会逐渐应对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