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延泽(917-992),字润之,河东道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其父是唐末、五代时期沙陀族将领。康延泽与宋初慕容延钊等武将一样,也是西北少数族。
康延泽是典型的官二代,父亲康福是后晋护国军节度使兼侍中。天福年间,康延泽凭借父亲的福荫,补供奉官一职。
后周时期,康延泽被任命为内染院副使。到了大宋,他随同慕容延剑、李处耘平定湖湘。
当时荆南高保融去世,其儿子高继冲接替父位,朝廷令康延泽携带书信、礼物去安抚,并且探听虚实。
康延泽不负使命,得到机密回朝,引大军入境,攻取荆峡,被授予正使一职。
康延泽能打仗,也能搞刺探任务,能看清战争形势和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攻入蜀国之后,别的将领都不听他的,他的顶头上司王全斌也不听他的。
乾德年间,朝廷派大军征伐蜀国。康延泽担任凤州路马军都监,带领军队攻破白水、阁子两个大寨,又进军攻打西县、三泉,俘获敌军将领韩保正,又带领军队从来苏路会和大军,攻克剑门。
蜀国皇帝孟昶投降,康延泽率领一百多骑兵首先进入成都,安抚军民,并全部封闭府库。
朝廷就地任命他为成都府都监。王全斌等将领带兵进入成都,十多天后,东路刘光义(即刘廷让)部队才从峡路到达。
孟昶赠送刘廷让财物以及劳军的规格,与王全斌到达时相同。朝廷诏书颁赏时,各军也没有差别。从此两军互相忌恨,蜀人也相争,主帅不和。
王全斌等人先接到诏令,每次处理事务必须诸将合议。至此,即使小事也不能独自决断。
不久朝廷诏令征发蜀军到京城,每人给钱十千,不走的人,加发两个月廪食,目的是把蜀军兵力调开,或者解散,不让他们东山再起。
王全斌等人不立即执行,从此蜀军愤恨不已,人人想作乱。蜀军到了绵州果然叛乱,抢劫属县,聚众十多万人,自称“兴国军”。
蜀人中有个曾任文州刺史的人叫全师雄,当过将领,有威望有德惠,士兵们都畏服他。
当时全师雄正带领全族人到京城,在绵州遇到叛乱,恐怕被士兵们挟制,就把全家藏在江曲民舍。几天以后,他被乱兵捉到,推拥为主帅。
王全斌派都监米光绪前往招抚叛军,米光绪把全师雄族人杀尽,又把他的爱女纳为妾并收没他家的财富。
全师雄听说后,没有了归顺之心,率领士兵急攻绵州,被横海指挥使刘福、龙捷指挥使田绍斌打败;于是进攻彭州,赶走刺史王继涛,杀死都监李德荣,占据州城。
成都十县都起兵响应全师雄,全师雄自号“兴蜀大王”,建立幕府,设置官员,任命节帅二十多人,命他们分别据守灌口、导江、郫、新繁、青城等县。
崔彦进与张万友、高彦晖、田钦祚共同讨伐他们,被全师雄打败,高彦晖战死,田钦祚仅以身免,叛军声势更盛。
王全斌又派张廷翰、张煦前往镇压,战斗不利,退入成都。全师雄分兵驻守绵、汉之间,阻断阁道,依江建寨,声言准备进攻成都。
从此,邛、蜀、眉、雅、东川、果、遂、渝、合、资、简、昌、普、嘉、戎、荣、陵十七州人民都跟随全师雄作乱。
邮传一个多月不畅通,王全斌等人非常害怕。当时城中还有投降的两万蜀军,王全斌害怕他们响应叛贼,与诸将计谋,想全都杀掉他们。
康延泽请求选出老人、孩子、有疾病的七千人释放,其余的用兵护卫返回。老人孩子和有病的本身就没有战斗力,被战争夹裹进来,已经很悲惨了,还要无端夹带他们,本身就是不人道的。
可是,他的建议没被采用,王全斌等人把降卒引诱到夹城中,全部杀死。
一次就杀死两万多人,主帅王全斌背负了贪财滥杀的骂名,康延泽也跟着背了不好的名声。
王全斌等人被判罪之后,康延泽也被定了罪,贬为唐州教练使。康延泽的一世英名毁在王全斌以及其他主将手里,不由得让人唏嘘。
王全斌被贬职,后来又升了职。到了后来,康延泽被重新启用为供奉官,升任左藏库副使。
但他没有好好珍惜,和几个侄子争夺家财,被朝廷知道了,坏了名声,失去了官职。
康延泽有德有才,能看清形势,只是跟错了人,后来又犯了事,成了一介布衣,如果他能端正态度,好好做官,或许凭借他的军功,还能做到防御使。
(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