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一位作家的生平介绍,不如认真读他的作品,看简介总有隔靴挠痒的感觉,浮泛不具体。
就像听某人说一种食物的味道,无论他怎样形容都不如你亲自品尝一下来得直接。
2.
因为我上学时,理科学得一塌糊涂,所以对懂哲学、逻辑思维清晰的人很崇拜。
常感觉我的脑子就是浆糊,一点也不灵光,有时非常浅显的道理,在我这里就是不能拐弯,不合时宜的倔强就是脑袋不好使,一根筋。
3.
孩子的问题,当然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是父母的缩影。
而父母的问题确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的一切遭遇来源于这息息相关无法逃离的社会。
4.
那匪夷所思、要命的诗呀,你的象征意义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理解,读懂你太难了(读某些让人抓狂的诗有感)。
5.
今天读到一句话是关于先锋文学的,“只要文学活着,先锋就不会消亡。只要文学还在发展,先锋就永远存在。”
所谓先锋只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有着很大的流动性。时运推移,人事变迁,昨日的先锋,也许在今天看来已是不折不扣的后卫,此一时彼一时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