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听错过的名字
今天想写点好玩的,说一说记忆中一点儿有趣的事 。
我是西安人,西安人说的是西安话,也叫陕西话。陕西话很多字词的读音和普通话的差别比较大。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爸爸工作的那个大厂厂区里。厂区的人尤其是学生几乎人人说的是普通话,所以我对普通话的熟悉程度比陕西话强,对一些用陕西话说出来的字词常常不知对应的是普通话里的哪个字。今天就讲一讲小时候那些听错过的名字。
误听一:爸爸是个讲故事高手,肚子里的故事几箩筐,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缠着爸爸讲故事 。爸爸基本上有求必应,各种故事信手拈来,有他小时候的故事,有当兵时的故事,有邻里乡亲的故事,还有书本上看来的故事。有一次他给我们讲“桃园三结义”,说“有个人叫刘bí,长了一张白脸”,当时我就震惊了(刘bí,流鼻,在陕西话里是流鼻涕的意思),我提高声音问了几遍“这人叫啥?”,问得老爸不耐烦了,刘bí,刘bí,叫刘bí”...... 然后爸爸继续讲了下去,我却听得有点心不在焉了,心里老想:“这个人他爸是咋想的,咋给自己儿子取个这么难听的名字!难道是因为他特别爱流鼻涕?”村里那个邋遢极了,鼻子下面永远挂着两道粗壮浓稠的鼻涕的小男孩的样子在眼前不停地晃动。几年后,当我捧起一本《三国演义》之《桃园三结义》的小人书,看到里面的刘备两个字时訇然醒悟几年前老爸嘴里的那个刘bí原来是刘备!
误听二:小学时听老爸讲过“周公辅政”的故事,说周朝有一个叫周公旦的人,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哥哥周武王在位时就辅佐他哥哥,他哥哥去世后儿子成王继了位。成王很小,周公旦就当了摄政王,别人都以为他要篡位,没想到等这个年幼的成王长大成人后他主动把权力交回给了成王。还说这个周公旦他不姓周,姓姬,叫姬旦,我又被这个名字惊呆了,回过神后狂笑不已,“鸡蛋”!古代人给自己孩子咋取名这么随便呢,咋啥名都敢取?!给自己孩子取名叫鸡蛋,那不得把别人的大牙都笑掉吗?鸡蛋都能取,咋不起名叫“鸡爪子”呢?!
上初中后看了历史课本,才知道我听过的那个“鸡蛋”原来是“姬旦”。
误听三:老家有个亲戚,是我表姐夫,家里人老叫他“yāo jīn(邀今的发音),我一直以为那个亲戚叫“药劲”(“劲”在陕西话中发普通话“今”的音),还奇怪他的名字里为什么带个药字,岂不是很不吉利? 到好些年以后,无意中见到那个亲戚的亲笔签名,白纸黑字写的是“跃进”俩字!
误听四:毕业后进的第一家单位有女个同事,性格活泼开朗,她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工作间隙给大家讲她老公的趣事。她提起她老公时不像别的同事那样叫自己的另一半“老x”,而是直呼其名,“贼晓彬怎么怎么了”。当时心里特别奇怪,“还有姓贼的?姓这姓名字得多难起呀,起啥名都觉得怪。”几个月后的某一天,要填个表格,她在表格中写下她老公的名字时,我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她老公姓“翟”不姓“贼”。
小时候误听过很多东西,有歌词,有人名,有地名,还有一些话。许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以前以为的这个原来是那个,有种啼笑皆非的奇妙感觉。你有过相似的经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