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梅煮酒婚育杂谈亲子教育
被父母吼叫后却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被父母吼叫后却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作者: 意在笔前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4-03-19 21:26 被阅读0次

你吼过孩子吗?

有项调查,全国超过99%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吼叫过孩子。

其实作为父母,本意不想哄孩子,但火气上来的时候,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啊。

99%父母吼过孩子

当他,一直玩手机游戏的时候,刷视频的时候,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总是拖延不做作业的时候。

真的会分分钟破功,忍不住吼他们。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孩子被我们吼完后,他的反应是什么?

有的孩子会采用和大人同样的方式发泄出来,比如怒目圆睁、咬牙切齿的向大人吼叫,而有的孩子被吼完后却不哭不闹,沉默不说话,甚至假装听不到看不到。

不发火的孩子更危险

那么这两种孩子哪一种更令人担心呢?

其实,那些能够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孩子,虽然令我们很难堪,也很令人担心,但我要说,这还算好的,至少可以根据他流露出来的情绪进行及时的安抚和疏导,反省自己的问题。

而那些被大人吼叫后沉默不说话的孩子,难道内心真的毫不在意吗?

当然不是,这其中可能有三个原因:

害怕的孩子

一、他可能因为害怕而不敢表现出来。

当大人怒吼时,她也想哭泣或发脾气,但他害怕因为表现出来的不满和反抗会遭到更加严厉的责骂和批评,甚至是皮肉之苦,于是选择了沉默。

二、他可能已经麻木了。

刚开始时他也会疑惑一次次被吼叫是不是自己做的。

不够好,但在反复的因果分析,自我追问之后,始终没有答案,而大人却依然在咆哮。

慢慢的,这种习惯性的隐忍和压抑就变成了麻木。

三、他可能想逃避。

大人发火的时候,样子是狰狞的,言语是刺耳的,不管自己是对还是错,他都不想争辩,只想让这场暴风雨赶紧过去。

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鸵鸟心态,消极面对以后的问题和压力。

所以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更令人担忧。

被孩子强压下去的情绪并没有消失,他只是被生命的压抑在他的心里、身体里。

精神病学家Martin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大脑结构会出现影响,永久性损伤。

还有研究发现,那些长期被吼的孩子更容易自卑,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他们的智力会受损,记忆力会下降,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还会出现情绪控制能力弱等问题。

令人担心的是,亲子关系也会出现裂痕,长期被吼的孩子会在自己的内心筑上一道墙,阻断和我们的交流,以后遇到困境时,我们无法知晓,无法沟通,更无从下手去帮助她。

所以,我们要警惕孩子被哄后表现出的所谓沉默。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减少对孩子的大吼大叫呢?

分享两个实用的方法。

一、及时察觉和疏解内心的情绪。

觉察自己

当我们意识到情绪出现坏的苗头时,要及时按下暂停键,比如让自己离开一会儿,这种自我隔离就会阻断坏情绪的连锁反应。

当情绪完全平静下来后,可以尝试反思一下情绪问题。记录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觉察和反思的方式。

在书写时,我们会更诚实的面对自己,那些被锁住的情绪会随着文字的流动而呈现出来,即使不写,也可以在内心默念和回忆,回溯自己情绪如何变坏失控的过程,内心也会得到舒缓。

再次面对孩子时,就会有更多的耐心,从而减少大吼大叫的概率。

二、学会倾听孩子,读懂他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倾听孩子

孩子很多时候的无理取闹都是有因可循的。

比如我家小七上幼儿园时,有段时间每次出门都要说写字不舒服,于是换了一双又一双,就没有他满意的,经常搞得我很抓狂,最后总是以我愤怒他委屈的局面而收尾。

后来我慢慢发现他每次提出鞋子不舒服时,情绪是低落的。

于是我问他是鞋子真的不舒服,还是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小七点了点头,我又问他是不是因为舍不得爸爸妈妈,还有不得不去幼儿园,所以内心很难受。

小七听到后,哇的一声就哭了,扑到我的怀里。

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孩子,读懂他的情绪和行为,这样才能真正熄灭我们内心的愤怒之火,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

最后,我还想说,我们只要努力做到最好就行。

当状态不好时,对孩子发火或展现一些负面情绪时,也不必过多苛责自己。

我们要学会接纳我不够好,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当我接纳自己本来面目时,我反倒能有所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父母吼叫后却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xt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