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战略 ​,30、40、50岁要怎么度过,才是最好的状态?

作者: 鱼堂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6:29 被阅读23次

    作者 l 鱼堂主

    来源l 鱼堂主(ID:yutangzhu2018)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beiluo20)

    【鱼堂主爱思考】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你好,我是鱼堂主。

    今天聊关于不同年纪,心态的问题。

    有句古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这句话是孔子老人说的,每个年纪有不同的心态应对。

    以前只当做一个顺口溜,古人自己对不同年纪的看法。慢慢好像明白了一点,每个年纪对应状态,都很有道理。

    正好我们号称无用之事,就好好分析一下,每个年龄段对应的状态。

    我的解读是,不同年纪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这样了。

    为什么我敢说这个话题,除了本身自己的思考,还有就独特经历让我有很多感悟。

    稍微讲一下经历,我的童年像70后,上学像80后。因为家乡太落后了,很多东西都有很强的滞后性。

    我小时候家里还没通电,上学用过煤油灯。最早看电视,是用自行车踩电机发电。玩具就是轮胎,钢圈,弹弓这些。

    后面发展是越来越快,让我的人生体验,直接从70后的生活跨越到现代。

    这样算来我有一颗70后的灵魂,经历很多事。

    过早的面对社会,看事情思考也慢慢变得老成起来。

    按70后算今年49岁,马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敢说自己懂了50岁的心态,这个年纪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

    最好的状态就是,20岁有30岁的心里年纪,30岁有40岁的心理年纪。

    这就是认知升级过程,超过同年龄段的心态思考。

    每个年纪最好的状态,至圣先师孔子,已经讲完了。但他老人家讲的很高端,只有一个标准,没有细致的说明。

    今天斗胆给拆解一下,每个年纪对应的状态,需要做到哪些重要的事。

    为孔圣人写注释,此生足矣。

    三十而立:

    年纪没办法快进,只能一天天过。

    现在我就处于这个阶段,古人说三十而立,有自己的事业工作。

    这个是正确的答案,在更细一点的理解分析一下。

    除了有自己的事业工作,这个笼统的标准。更多的是让自己,有立足的能力。

    可以各方面独立,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有养活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工作上是学习阶段,掌握各种方法,成长提高自己。整体来讲,就是找到各种方法,而且是具体的套路使用。

    这个年纪需要干货方法,可以操作执行。背后那些大道理,不是这个阶段需要操心的。

    多讲行动,就是干。

    生活上的独立,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承担责任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独立。

    心理上的独立,完整的人格,行使成人权利义务的能力。明白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想得到什么必然有其代价。

    知道世界并非自己一人,不是所有人都在意你的感受。清楚生活从来不会简单,辛苦、努力是为人的常态。

    做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人,有能力独立的人。

    就是三十而立的体现。

    四十不惑:

    知者不惑,皆无所疑。

    四十岁有了自己人生经历和感悟,应该找的真正的自己了。

    不被外界所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就有自己的想法。不受别人情绪影响,能有一颗坚固的内心。

    心灵上的不惑,有自己的信念支撑,不会随便被打倒。

    从沙砾变成石头,可以经得起世界海浪的冲刷。

    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不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影响自己。可以做到不惑,首先就是找到自己,知道自己。

    迷惑是因为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找到人生的主线的人,知道自己方向的人,有自己信念的人。

    终其一生不会迷惑,可以失败,但不会倒下。

    知道自己去那里,无论中间经历多少波折。

    都会重新背上行囊,向自己的远方前进。如果我的路在远方,我希望死在去的路上。

    这个年纪最重要的是想明白自己,学习知识是为了用更多视角看自己。

    知识是无限的,不可能永远追逐下去。

    这个年纪知识可以看做工具,都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方法。不在向外求知,转而向内。

    现在人并非比古人更有智慧,我们知道的知识多,只能算认知宽广。

    从人类思考进化,这个角度看我们并没有什么变化。

    认知是知道的多,广度很大。

    智慧是思考的多,深度很厚。

    明白真正能帮助自己的知识,经过自己多年经历,实践那么多方法论。

    最终还是坚持,努力,勤奋,耐心而已。

    我们过程中追逐的方法,不行换一下,有新的在换一个。在一次次更换中,走到了最后,才发现不是因为用对了方法,而是一直在做这件事。

    长期做,长期行动,长期重复,才让你成功。

    这个时候明白了,知道了这些道理原来都是真的。

    古人不欺我,然后当你掏心掏肺,把这些经验讲给年轻人的时候。

    要多读书,要坚持,要努力,要耐心的时候。

    年轻人会觉得,你也太虚了,不能给点干货吗?这个时候仰天长叹,不是跟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样吗?

    一切不过是循环往复,一代代人并没有真的改变过。经历了,明白了,知道了,无奈之后,阔达自然就出现了。

    人就是这样的,不被控制是正常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是强求外界了,开始向内求,四十原来真的不惑。

    四十不惑,有一颗耐糙的心,有一颗通透的心。

    不惑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和局限。

    拥有,沉稳、理智、责任、冷静,远离,妄想,妄为,不亢不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五十知天命:

    先说一个文雅上面的注释,说50岁开始有关节炎,一到雨天就疼。

    所以说听到了上天的命令。

    看到这里的,大家都50岁了,克制一点不要笑。

    也没有有错,确实开始走下坡路了。

    事业也很难在进一步,父母老去,儿女开始独立,自己身体开始变差。50岁是人生的中转站,上奉老人,下育儿女。

    知天命,本身讲明白上天的命令,有一股宿命论。

    这个年纪基本上,可以回顾前半生了,有些事好像开始已经注定。

    对宿命论大家都感觉被控制的感觉,一切都注定了,我们努力还有价值吗?

    我理解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学习、经历、挫折中,慢慢领悟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使命。

    宿命论听起来都不舒服,好像算命的可以翻身了一样。并非如此,宿命更多的是指本质规律的意思。

    更加基础深层的恒古不变的道理,因为都遵循这些道理。

    以至于变成了,大家的共识,共同的意识可造天,养神。

    宿命是终点,起点大家都一样,一具肉身而已。

    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完美,这个是人类的宿命。

    从开始到终点,用努力、坚持、耐心、奋斗、知识,每一层都筛掉了不同的人。

    最后知天命,揭晓答案的这一刻,才明白宿命就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没有做到这些基本规律的人,是到达不了终点。

    知道这些基本规律,是让你走的远,走的久的最好方法。可惜自己没有去做,只能感叹命运弄人。

    对比说自己不努力,大家都喜欢说宿命论,这样起码面子上好看一点。都这个年纪了,在去否定自己的一生吗?

    没有必要,知道天命,知道天意依然弄人。

    就当一个玩笑吧!

    知天命,不逾矩。

    知道就该做什么,明白自己的局限,就不在过度强求。

    命受于天,立之于己。

    命是大家共同的命,怎么做就看自己了。

    我们必然受制,各种关系,亲情、工作,每一件事都会阻挡你前进。

    最后没有到达,这一切也不是毫无意义。

    人并非一定到达终点,才算属于成功。

    一个人拼了命才把老婆孩子养好,为人正直,勤奋,就算最后没有伟大的成就,我依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人。

    伟人并非一定是做出伟大的事情,而是有一颗伟大的心灵。

    知道和做到永远有一个鸿沟,只能等时间才能磨掉。

    虽闻天命,未必能知。

    六十耳顺:

    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这个年纪我是比较神往的,自己还没能力体悟到。

    不过我找到了自己的一个标杆,就是台湾作家唐诺。

    他自己60多岁,我觉得这个状态是我比较喜欢的。

    可以形容一下这个年纪状态,就是像水一样。

    无形无意,逍遥阔达。

    站在死亡最前排,可以做到真正向死而生。

    每天都觉得是,最好的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死足以。

    P.S.最后堂主问你一个问题,

    你想跟我留言互动吗,请添加私人微信:beiluo20

    我是鱼堂主,在看和转发也是一种支持

    欢迎关注公众号,一起学习成长。

    作者简介:

    我是鱼堂主,一个午后求知的少年。

    专注思维分析,个人提升方法论,

    长期分享深度思考干货。

    从城市边缘白领,变多重斜杠青年。

    人生实用干货,个人成长蜕变经验。

    欢迎扫码关注,后台回复“成长”

    堂主送您【自媒体大款,写作套路,运营方法】

    鱼堂主个人成长书单

    阅读原文,成为球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鱼堂主·持续升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大战略 ​,30、40、50岁要怎么度过,才是最好的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ds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