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早就想着看开心麻花的这部经典作品,二线城市的我连唯一一次看话剧的机会也错过了,电影上映自然要去支持一下。
原本对于电影,我的期待值是不高的,但有时候期待不高反而更多惊喜。
片头十几分钟的时间老实讲我没太看得进去,以荒诞戏谑的手法介绍人物和背景,但这是让我们理清人物关系脉络的必经阶段。
片中,孙校长可以说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农村教育改革家,他的形象是高大的,正面的,是宣扬有教无类的正能量楷模式的人物,但是大儿子的“赤色”形象让他只能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小天地里尝试着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敢于突破常规,但总却与现实妥协,他有着知识分子的善良,但少了知识分子的脊梁。
周铁男,天不怕地不怕的顽主儿,他一往情深的喜欢着孙校长的小女儿,变着法儿的努力对她好,铁男是一个很讨喜的角色;即便是在特派员枪响后,他跪在枪杆子面前磕头如捣蒜,即便是他看到一曼差点被强奸而无动于衷,即便是他逼着自己心爱的孙佳去演一出结婚的戏码,但我仍然相信,他想打入敌人内部不是一个借口,是他真的想曲线救国。
裴魁山,片中提到的是他对张一曼的痴情种种,一曼哼着歌,开心的把账本撒向天空,高兴得笑着:下雪啦,下雪啦!
一旁的魁山笑着对她说:一曼,你真可爱。
那一刻,我相信魁山对一曼的情感是无比真挚的,毕竟,我一定做不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房间里欢好而自己静静的站在门口啊。
我也更能想象到,一个女人,被之前对自己情根深种的男人指着鼻子骂:婊子、贱货、公共汽车时候心里是何等苦楚。
张一曼,不得不说原本话剧里她的扮演者任素汐真的把这个角色演绎到了极致,张一曼是真的天性浪荡,水性杨花吗?
我想不是的,也许她真的是代表了人类的天性,烂漫纯真,无邪纯净。
也许一曼真的就是想要冲破那些所谓的封建枷锁,就是只想找到一个没人可以管到她,可以随心生活的地方。
也许在某个瞬间,一曼是喜欢过魁山的,但是她万二分的清楚,魁山想要的是西南联大更好的工作,而自己,就是想做做衣服,采采野花。
所以她只说能说:对不起,裴魁山,我再也,再也不招你了!
可是,一曼真的招裴魁山了吗?她只是想活得更像自己啊。
孙佳,她代表着先进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善良与固执的结合体,她不与任何恶势力同流合污,她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向着另一个时代更迭的先驱者,片尾前往延安是一个很好的意象证明,我特别喜欢她临走时对自己父亲孙校长说的那句话:如果过去的就这么过去了,未来只会更糟。
未来能有多糟?介乎于我们如何处理发生的事情,这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和人性的高度上,也是导演留给我们的一道难以解答的命题。
铜匠,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讨厌这个角色,而我只是觉得他未必可恨,但势必可怜。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不让一曼谩骂出口来解决问题,难道让她和铜匠拉拉家常,告诉他自己不喜欢他的,只是玩玩而已?
思想都不在一个高度,又何必奢望别人理解,既然不如理解,不如让你仇恨,毕竟感情这东西,剪不断,理还乱。
铜匠是没有文化的,他恨毒了一曼,也许一开始他就是想享受报复一曼后的快感,但当他看到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时,本就没有价值观体系的他自然会暴露人性最基本的弱点:贪婪。
导演很取巧的把故事设定在民国时代,让故事本身极具讽刺意味,但讽刺种种的背后,也许主创们更想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曼梦中每个人的盛装照相,是孙佳车上周铁男给她的“七彩理想”,是魁山最终留不下的一万美金,是故事最后快乐而解脱的一声枪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