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丰徐徐
在大人的印象中,孩子应该是最欢乐的,他们没有烦恼,更不知 “愁滋味”。即使孩子偶尔会闹点小情绪,一旦大人送点小礼物,哄一哄,孩子转身就会破涕而笑。要说他们真正的烦恼,也许就是做超出他们自然能力范围外的事情了。所以,大多父母们对待孩子时,总是第一时间帮助孩子去处理问题,很少有人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
因此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的父母会这样说:“孩子嘛,哭一哭就好了。”“不听话,打他一顿就老实了。”“她就容易生气,不过,睡一觉就会忘记的。”
事实真是如此么?
其实不然。大量研究表明,孩子也是有情绪的,他们的内心也有冲突。如果他们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他们就会出现诸如厌食、呕吐、咬人、尿裤子、极度害羞等非生理性的疾病症状。
有着50多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布拉夫曼博士,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中,告诉我们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非生理性的疾病症状,都是由于父母没有正确理解他们的焦虑,或者父母的反应不符合孩子的情感体验,导致了孩子重复某种行为,然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孩子不被理解,父母在其他方面做再多努力也是徒劳的,而且双方会陷入越来越沮丧的局面。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可以让我们既看见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也能看见自己之前错误的行为。
最高级的养育,是“看见”孩子的感受在这本书中,作者布拉夫曼博士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描述,这些案例都是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他们因为大人的不理解而产生了一系列如便秘、大便失禁、尿床、自慰、梦游、半夜尖叫,甚至是呼吸暂停等现象。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孩子内心的冲突,而且他们这些反应和大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很多时候,大人有什么压力或者负面的情绪,虽然不在孩子面前表露,但是孩子都是有所察觉的。甚至还有的大人,直接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认为孩子什么不懂,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其实,孩子心里不仅“懂”,还能做出反应。他们会把大人的一系列行为,映射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表现的不够好,然后他们会紧张、焦虑,甚至会习得养育者的这些行为。
如八岁的安德鲁大便失禁,是因为常看到父母激烈争吵,担心父母离婚;十二岁的托马斯经常尿床,是因为“心里有太多忧虑”,尿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哭泣;十岁的亚历克斯会梦游、颤抖,是从照顾者爷爷奶奶那里习得;六岁的女孩温蒂,从弟弟出生后开始“自慰”,其实只是想拉长自己的阴蒂;五岁的格洛丽亚非常害羞,不敢去上学,是因为她敏锐地感觉到了父母对于分离的焦虑……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要想消除孩子的这些症状或者防患于未然,家长就得从关注孩子的内心开始做起。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之后,家长第一时间要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及时给与孩子心灵上的疏导,让孩子情感得到依托。然后,再帮助孩子去改正这些行为。
如果,家长短时间很难解读孩子的心理,那么就需要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因为咨询师们既可以作为旁观者,又有专业知识做支撑,他们可以通过某些测试,发现父母在孩子的这些症状中是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后再给与专业的帮助和指导,让父母真正的理解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在这个基础上,父母再通过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这些症状就会很快消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