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教育者要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尊重和欣赏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陪伴者和引领者。“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教师和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学会尊重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源自于老师内心真正的爱和对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认可。
有人说,老师要善于拿着放大镜去看学生的闪光点,并毫不吝啬的去表扬他们,让学生身上的优点得以散发出更美妙的光环,从而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变得更有自信。只有当学生真正建立自信以后,他才会从内心深处不断地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即使他嘴上没有说出“我是最棒的”这样的话,但是他自身所带的那种自信的光芒却无法遮掩。
莎士比亚曾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当学生的自信初步建立起来以后,我们一定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活动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促进学生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首先是关心鼓励,让学生走向自信。
“赞美是照着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莎士比亚。所以在学生自信心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如果缺少身边人的关心和帮助,他自己是很难建立起自信心的。反之,如果他身边的人经常鼓励他,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的人就容易建立起自信心。
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工作对象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刚刚建立的时刻,这个时候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怀疑自己或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丧失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甚至直接放弃,再也不敢去重新尝试。这样失败的次数多了,他就会变得消极,没有自信了。
对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关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和学生一起分析所遇到的困难中有哪些情况是能够自己独立面对的,有哪些事需要学生咨询请教以后可以做到的,有哪些是的确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的。再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遇到的具体问题,分析学生有哪些优点可以发挥,哪些短板需要克服。并帮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用自己的长处去面对挫折,主动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慢慢地建立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