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国刚 |社会“病”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各位,好久不见了。这些天我住院做手术。虽是小手术,但一时也出不了院。躺在病床上,许多事情都干不了。
前些天,病友一整天都在看电视,很吵。这两天,电视机坏了,倒是清净了许多。今日看了看公众号,发现已有一周没有更新了。想写的话题还是蛮多的,只是回国后个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生病住院的时间是思考人生和社会的好机会。
(摄影:厉国刚)
住院前,系里的几位老师坐在一起交流对高等教育的一些看法。结果,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很热烈。
这个说,新出台的招聘政策,对新引进的老师实现年薪制,一个普通的博士也可以拿几十万,我们这些老的老师还怎么活;那个说,高校重金抢人,是短视的,功利的。
这个说,之前指导毕业实习,曾经亲自到上海的广告公司看实习的学生,现在则是不会管了,学院不支持,没法报销差旅费;那个说,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很浅,他们与辅导员的关系才深。
这个说,想要师生关系好,投入是关键,相比别的学校,我们老师投入是不够的;那个说,房价那么高,老师也是人,也得生活,投入肯定是不如以前了。
诸如此类的,说了一大堆。于是,我问:大家指出了那么多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办,还有希望吗?
大家摇头否认,不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当前高校的教师、教学、科研、学生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困境。
对此,我是有些别的看法的。我觉得,出现的问题,与社会大环境、学校制度、学院管理、系的氛围等的确脱不了干系,但是如果只是把问题归结于这些因素,而觉得个人没有责任,或者认为环境不改变,个人无能为力,从而不做什么努力的话,这个社会不会无缘无故自己就变好了。
(摄影:厉国刚)
这两天,还有微信群里的一点小事,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我的粉丝微信群里,有50多号人,有我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经常在上面发言的,也就那么几位。那些发帖的人,发的要么是一些实用的信息贴,一些广告贴,要么就很可能是一些对社会的抱怨,或是批评的言论。那些经常沉默的人,并不是不关注这个群,或者完全赞同他们的看法,而是沉默是他们的态度本身。当然,偶尔也会有人站出来,互怼一下。
我加入的群有好几个,就我观察,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一种舆论生态,以及类似的相处之道。想发的继续言责自负地发贴,不认同的继续不予理睬选择沉默,很少会为此撕破脸皮的。毕竟大家都在一个群里,就像同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互怼的时候是不多的。
不过,有人觉得群里的戾气太重,想让我管管。对于朋友在群里的发帖,只要不违背有关规定,我是不会主动删除的,毕竟大家都有一定的自由发言空间。对于那些不喜欢看他们发帖的人,我同样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他们也有他们的自由。
就社会舆论而言,达成共识的时候是越来越少见了。舆论一律并不是好事,但社会舆论两极分化,则会出现社会撕裂,或者说这是社会撕裂的一种表现。
(摄影:厉国刚)
面对种种社会问题,批评是正常的,我并不反对,但太多的抱怨,我总觉得于事无补。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这些抱怨,或者批评,在我看来是社会“病”了的一种现象。他们或是察觉到了病态而想呼喊惊醒他人,或是作为病体的一部分发出呼救声。总之,它不是某个群的一种特有现象,而是社会生态的一个体现。
它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但社会“病”了,我们该做些什么?光是批评或抱怨显然是不够的。目前来看,它只会加剧社会的撕裂感,而不是朝着达成共识的方向。从种种迹象来看,大的环境单凭那些已经原子化的个体之力很难改变。而从小的方面做起,则是可行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首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个体,进而影响身边的人,启发更多的人,最终改造这个社会。改变自己和影响别人,都不是依靠言语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身体力行,在行动上予以体现,例如,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
我想不管是怎样的社会环境,如果大家都能从改变自己做起,那么一个健康向上、文明规范的社会终有一天会出现。要是实在不行,必须得动大手术,如此也可以省些力气,少些痛苦。
(厉国刚 博士、副教授,微观大道公众号原创出品166号,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