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霞/文
英国彭马田先生说:“《道德经》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书,它是格言也是注疏的集合,前后没有明显的逻辑顺序,八十一章犹如一串圆润的珍珠项链:像珍珠一样,各自独立,集合在一起,其效果则更显美轮美奂。”我读《道德经》最大的收获,是明了了几个道理和概念,仅只触摸到项链中的几颗珍珠,但大道至简,《道德经》中所讲述的人生道理确实很简单,一点也不复杂。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道德经》的精髓。美国人卡普拉先生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无为”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求我们顺其自然,不要“妄为”,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做事。生活本来是什么样子,就让它是什么样子,不要试图改变它,顺应它的天性,任由自然发展。艾兰先生说:“‘无为’正如水之所为,它缺乏意识不能有“行为”,但其自然而然地流淌而不需任何人为的努力……其是无为的一个侧面,由于道也是基于水的意向,故“无为”也是道的体现。”“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不要去翻动它们,不要打扰它们的宁静,任其自由发展。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身体都是如此,不要违背社会规则,不要侵犯个体安宁,不要叨扰个体自愈力,让它们按自己的本来面目运行、成长、自愈,多么省心简单。日本成功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也曾说:“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
“致虚极,守静笃”,是指清静虚无,恬淡自在,不妄为的一种生活状态。姚淦铭先生的理解切中肯綮,他说:“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去掉一种盲动,一种乱动、一种骚动;而换来的是一种能动、主动、灵动,你的生命的空间给扩展了,生命的容量给加大了。你的能量积住了,你当然能够神采焕发。”由此则可以所向披靡,无为而无不为。即“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的概念。“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守一,抱一,专注于“一”,不被过多的选择所诱惑、迷惑,才能够“终身不勤”,无为而无不为。
“适可而止”的中道理念。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物极必反。古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祸福、正邪、善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避免事情向不利的方面转化,就要适可而止,含而不露,柔而不强,守而不争。要“去甚,去奢,去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则可以细水长流,源源不绝,长长久久。
“上善”是指最高的“善”。“上善若水”,是指最高的善像水的品行。水性趋下,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道的特点是像水一样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也是道的品质。
“常”的概念。常是常态,正常之意。也是平常,永恒,不刻意,不造作,自然,常道,是无为,不妄为之意。“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认识了这种永恒法则就是明智,否则,妄自作为,就会招致灾祸。
“道”是什么?道是规律,是客观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即“天之道”和“人之道”,也有生活之道和学习之道,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它看不见摸不着,运行于无形中,无处不在,无处不见,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冷静地存在着。不亲,不仁,不近。“道,是宇宙运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规律,是一种统一的和自发的行动。世界万物和每一种变化都有它内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协同的合作来促进一个整体。”加拿大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如是说。
“随遇而安”。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有一段话:“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我以为,这是对“随遇而安”最恰当的诠释。
“曲则全,枉则直”。弯曲柔韧才能保全,委曲矫正才能伸直。谦卑、忍让、退守、居下的生命状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才是最有力量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啬”的概念。通常我们理解“啬”是吝啬,即看重财物,小气,不舍得花费之意。在这里“啬”是爱惜,保养之意,指在养生上,要像吝啬鬼一样,爱惜精神,收敛知识,蓄藏精力,不要费神劳力,糟蹋了我们的力量,才是保持长治久安的根本大道,故曰:“治人事天,莫若啬”。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把受宠和受辱看得很重,终日惊恐不安,孜孜汲汲不能释怀,像是一个大的忧患,像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我为什么把宠辱看得如大患一般严重,是太看中自己了,因为看重自己,放大了宠辱,而成大患,等到我没有这些私心杂念了,那我还有什么忧患呢?
德国人施罗德先生在读过本书后说:“每个德国家庭都应该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我以为,中国的家庭也一样,道教是中华民族本土的思想,《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和智慧结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