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日更大挑战人民广场
古文观止 || 季札观周乐(一)

古文观止 || 季札观周乐(一)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1-03 15:38 被阅读0次

鲁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为替新任国君余祭谋求友好,奉命出使鲁国,随后又到齐、郑、卫、晋诸国。

当其出访到鲁国时,季札请求演示、观赏周王室的音乐歌舞。

鲁国人为他表演周王室的乐舞,在演奏的过程中,季札点评其中乐曲,在鲁国人面前显示了他对礼乐的精到理解,进一步表明了吴国也是周礼之后,从而达到其来聘的政治目的。

本文记叙的就是鲁国乐工演奏的顺序以及季札对“周乐”的评价。

全篇行文逐层摹写,节奏鲜明,以“请观于周乐”起,以“观止矣”作结,首尾紧密照应。

关于季札,我们之前在《之产告范宣子轻币》一文中有所提及,当年他到访郑国,与之产一见如故。

临行前,他告诫之产,郑国执政者奢侈荒淫,将大难临头,执政的重任最终会落到之产手中。

之后,正如季札所预料的,郑国内乱,最后之产被重用,并正式执掌郑国内政。

在春秋时期,季札的很多预言,基本上都得到验证,他的远见卓识、见微知著,可见一斑。

季札访齐,与晏婴相友善,劝其纳邑与政以免祸,晏婴从之,遂交出政权和封邑,因而在栾、告二氏的互相攻杀的祸难中得以幸免。

在晋国期间,季札预言晋国政权将落入韩宣子、赵文子、魏献子三族,最后果真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

季札极强的政治预见眼光和卓越的见识,不得不令人信服,他深沉的智慧,睿智的眼光,仿佛神一样的存在,他料事如神,不愧是史上第一政治预言家。

如此神通广大之人,我们还要进一步地了解,所以我们细聊一下季札。

我们知道,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圣人,但圣人也有他仰慕的对象,那就是本文的主角——季札,史称“南季北孔”。

季札,姬姓,又称公子札。因受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外交家,是中国历史上圣贤礼让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至德第三人”。

季札是吴国国君寿梦的第四子。关于寿梦,之前我们在《驹支不屈于晋》中聊过他。

吴国自太伯建国开始,待到寿梦时期,已是吴国的第19任国君。

此时,正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争霸的疲惫期,然而晋楚共霸的格局似乎有些动摇,晋国想一家独大,却因内乱自顾不暇而分身乏术,于是开始扶植东方的吴国以对抗楚国。

因北方霸主晋国的鼎力支持,南方的吴国在寿梦的带领下开始崛起,又因申功巫臣到来,让吴国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

吴国在军力迅速强大的同时,国力也随之增强,因而很快成为了当时一流的军事强国。

随着国家的迅速强大,吴国寿梦开始与楚国争霸,于是寿梦效仿楚国开始自称为王,史称“吴王寿梦”。

虽说吴人自称是太伯之后,却不懂礼仪,不知礼乐,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

所以,寿梦也一度想融入中原文化,并对中原的礼仪和文化有着十分崇敬之情。

季札自小便受到寿梦的影响,对中原的礼仪文化也是特别的向往。

季札本就天资聪慧,又潜心儒学,饱阅群籍,课习礼乐,他明礼仪,有德行,年纪不大便很有才干,贤名远播。

吴王非常器重季札,一心想把王位传给这个他喜欢的小儿子,就连季札的大哥诸樊也十分赞同立贤优于立长,愿意辅佐幼弟。

然,宗法制明确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周礼立嫡立长的观念深入季札骨髓,无吴王无奈,临终前只好把王位传给了诸樊,并叮嘱诸樊及诸子:“我欲传国及札,尔无忘寡人之言!”。

周灵王十一年,寿梦病故,诸樊即位。诸樊没有忘记父王的叮嘱,治丧三年毕,就提出让位给季札,然被季札推辞,后诸樊多次表示让位给季札,均被季札拒绝。

此后季札的三位兄长认定兄终弟及,最后总能将王位传给季札,王位依次更迭,可到最后季札也不愿继承王位,这便是季札三让的典故。

公元前527年,季札的最后一位哥哥余昧去世,余昧临终前,欲将君位授予季札。季札坚辞不受,后离开都城,归于封邑延陵。

由于季札的坚辞不受,吴人只好立余昧的儿子僚为王。

然,僚即位后,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对此不满,便派专诸刺杀僚夺过吴王之位让给季札,而季札仍然不肯继位。

季札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接受了你的国家,那么我与你成了共犯。你杀了我的兄长,我又杀你,这不就是兄弟父子自相残杀呀!

说完,季札便愤然离开吴国去了延陵,终生不跨入吴国一步。

而公子光踩着堂弟的献血,成功地问鼎宝座,成为著名的吴王阖闾。

阖闾即位后,伍子胥也从幕后走向前台,与阖闾携手共谋天下霸业。后伍子胥又请来了兵圣孙武,自此吴国愈加强大,隐隐有了问鼎中原之势。

季札本该是王位的继承人,然而他却始终不愿意接受王位,从而导致了王室内部的流血冲突,使得礼让之风演变成杀戮。

而季札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继续追究,只会造成更多的仇怨,最好的结果就是到此为止。

所以他说:“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季札三让王位,逊耕延陵,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季札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季札观乐并译

    季札观乐 作者:周.左丘明 译析:石宏博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

  • 季札观周乐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之由来,上溯久远,而以周礼最为广为人知。 春秋时期,周礼崩而未坏,各国或多或少传承一...

  • 季札观周乐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北上,访问了鲁齐郑卫等国。鲁国是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国家,周朝的典籍文物乐舞...

  • 读《古文观止》之季札观周乐

    今日读了《季札观周乐》一文,感慨颇多。 这世上的事情,真如地覆天翻,此一时,彼一时也!季...

  • 日记

    2020.11.20.星期五.晴 从《季札观周乐》中认识了季札,吴王寿梦的小儿子。 始读此篇时晦涩难懂,稍明白大意...

  • 季札观周乐(二)

    《古文观止》第二八篇 有友学书 甚努力 于字有悟 执笔不辍 至交子时方归

  • 季札观乐

    “喂喂喂,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张大帅在前方现场为大家带来独家报道!” 吴国的公子季札来到鲁国,请求观赏周乐,于...

  • 礼尚往来——《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5

    本周阅读《晏子不死君难》和《季札观周乐》20200406 曾经教过一篇课文,叫《晏子使楚》。故事讲的是晏子出使楚国...

  • 《季札观周乐》:节有度,守有序

    音乐最能勾起人的情绪,在古代,音乐是一个国家气质的象征。 比如这篇文章里,季札听到各国音乐,指出他们国家人民的想法...

  • 论语成语故事37:斐然成章

    【成语故事】 季札聘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 乐师唱《周南》、《召南》,他评说:“美哉!周朝的教化开始了。” 乐师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季札观周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x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