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道德经》,我被惊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竟然都出自这里。比如:天长地久、上善如水、宠辱若惊、自知之明、无中生有、大巧若拙、出生入死、根深蒂固、寸进尺退……
细数之下竟有52个之多,一部五千字的书,有50多个成语,口口相传,流传了几千年,难怪这部书被世人推崇为“万经之王”!
仔细研读之后,还有更大发现,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竟然与李耳导师的本意南辕北辙,这么多年我一直是错的!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的误读:天地不够仁慈、没有仁爱,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是高高在上的轻视。
书中正解:天地并不对谁独施仁恩,让万物自由自在,自自然然地走完由繁华到消亡的过程。是对万物一视同仁的尊重,更是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 5 章,原文是这样说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里的“仁”不是仁义道德里的“仁”,而是指偏爱、偏心。就是说,天地是公正的,一视同仁的,把万物都视为刍狗;圣人也是公正的、一视同仁的,把百姓都视为刍狗。
“刍”又是什么呢?刍就是草。牛羊吃草的时候,先是囫囵吞下,然后休息的时候,再从胃里返出来嚼一次,这叫“反刍”。所以,刍就是草。
“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就像稻田里农民伯伯用来吓唬麻雀的稻草人。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牺牲,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
刍狗在祭祀时,大家重视它,膜拜它;等祭祀结束,就把它丢在地上,人踏车轹,最后当做柴草,一烧了事。
这当然不是在说过河拆桥,而是圣人对待万物都像刍狗那样,让万物自由自在、按照事物自身发展规律走完由繁华到消亡的过程。就像春风起时花开,春风再起花落,花开花落任其自然,不去人为干涉。
2、治大国若烹小鲜
我的误读:我把重点放在了“小”上。小,指小菜一碟。就是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像做一碟小菜一样简单。等同于成语“轻而易举”。
书中正解: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而治。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 60 章,原文如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鲜“指鱼,“小鲜“就是小鱼。要想知道“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首先要搞明白古人是如何吃小鱼的?
古人煎小鱼之前,也要先收拾,不过比现在简单多了,只是清洗一下,既不去屎肠,也不去鳞,为什么如此简单呢?是古人不讲卫生还是懒?都不是,古时没有精巧的工具,鱼又小,稍不留神鱼就弄断了,为了保持鱼的完整,干脆就不收拾了。
按照古人这个逻辑进一步推断,烹小鱼时会怎样?烹小鲜不可扰,扰则鱼溃。将鱼放进锅里,不去翻动,直到鱼熟,因为来回翻动鱼就烂了。
结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语中,老子所要表达的治国之道就不言自明了: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瞎折腾。
3、老死不相往来
我的误读:人、单位或者国家之间相互看不上,到死都互不联系,互不往来。不往来,是因为不喜欢对方。
书中正解:放弃战争,放弃勾心斗角,人民各自过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永远不去打扰别人的生活。不往来,是希望对方幸福而不去打扰。
此语出自《道德经》倒数第二章,也就是第 80 章,原文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死不相往中的“往来“不是指正常的人际交往,暗指战争,勾心斗角。
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个大动荡的时代,国与国之间战火不断,国内各方势力争权夺利,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他向往远古淳朴的社会以及简单的人际关系。
老子是一位实干家,他不比庄子,一会儿梦蝶,一会儿蝶化庄周,像一只蝴蝶在现实与梦幻中飞呀飞;像鲲鹏,水击三千里,搏风九万里,逍遥游于蓝天长空……
老子清醒面对现实,以他的大智慧,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打造着一个理想社会,一个世外的桃源。这里远离战争,远离尔虞我诈的心机,“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何等悠闲,何等安乐?
李耳导师,您是一位智者,您把智慧无私地传给后世,可是两千年后的我,却一直在误读您!真心说一声:对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