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贼

作者: 作家無去 | 来源:发表于2021-12-26 16:04 被阅读0次

    夜幕降临时分,总看不见月亮。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尤其明显。

    直到夜半辗转,正从梦中惊醒,发现月亮正立于窗外,使原本赞美月照中夜的我憎恶起它。因我正做一个美梦,这梦的中断使我无端失去一个圆满的结尾。找不到旁的人来嗔怪,只好将美梦的遗失强加于月,怪罪它偷走了我的好运。更可恨是它盗走之后,如今装出一副无辜的呆呆模样。

    也许人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醒来不过是梦的结束,但梦中得到或失去的情感不会消失。

    梦中的叫喊叫醒我们自己,梦中的泪渍留在眼角,梦中的喜悦感染与我们共枕的人,噩梦醒来但觉心悸尤甚。

    假使这梦是一个白日梦,所有不可能在现实中拥有的都在梦中得到兑现,如果你要我中断,誓要追住真凶伏法,否则意不平再难眠。

    图片

    不过盗梦者尚且可以原谅,毕竟没有造成实际上的损失。可恨的是窃贼盗去了实际可爱之物。

    我曾做过窃贼。比如趁隔壁没人,使劲儿抱着人家前院中的红枣树干,看着满树的果子哗啦啦如雪般弹落在地,边吃边捡满竹篮,窃取的紧张被甜蜜的喜悦掩盖。

    我们常常忽略微乎其微的感受,以为稍纵即逝、看不见的就不存在。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忽略未必是坏事,但必然不是好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是这样告诫的,赤者渐赤,墨者日黑。人心也是在一点点在小事中,渐渐失望,决然离去,直至死去。生命中许多珍贵的片段,其实都是来自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图片

    经过一片日渐成熟的田野,我顺手拔过一些饱满的花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去刨农民的红薯,还把羊群赶到绿油油的麦田,在一片开满荷花的池塘边折断荷叶使它变残……

    作为一个破坏者的“窃贼”,我那时必定是可恨的,如果人后的咒骂可以被听见,我耳边必定喧嚣聒噪。

    历史上有两桩美女窃案———嫦娥窃取不死药,白娘子偷仙草救许仙,这样的神话传说广被传颂。我们的窃取虽非值得宣扬,并不被称道,但却是最无邪的打闹时光。

    光阴转瞬即逝,这些最单纯的瞬间,却隽永地牢牢铭刻在我们心间。

    直到有一日那些所谓童真无忌祸及自身。方才幡然悔悟。事情是这样的: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收集过一些铜钱,有康熙、乾隆、嘉庆、光绪通宝之类,装在一个按扣的胶制文具盒里。

    那时偏执地以为,喜爱之物便是形影不离,完全地占有,离开视线一分一秒都不算爱,更好像要永久遗失。

    那时无论去哪儿都要再三清点文具盒里物件的数目,且要一字排开。每至此时,我常想起孔乙己打酒付账时把圆币一字排开在柜面上的场景,我那时的心情大概也如同他那样骄傲。

    待反复确认无误,装在随身的背包里。一次周末,忙乱中落在教室。往日倏忽一瞬的周末变得格外漫长,等待终于到了学校的下午发现文具盒连并一满盒“珍品”被洗劫一空。

    这一桩窃案成了年幼记忆中很大的遗憾。于是更能明白被盗者的心情,遂即“金盆洗手”,甚至每每听闻某地发生窃案更为不耻。

    图片

    看过一句“盗不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为生”的论断,说的是窃贼之所以行窃,并非是不怕死,而是无法生存。

    假如不以法律、生存等作为先决条件,窃物者尚可用更多的物质去交换、弥补,盗心者所给失窃者带来的伤害诚不可谅矣!

    小时候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写完一本本,偷偷藏在家中床板下面,以为这样是很保险的。

    一次和母亲发生口角,生气时泼出的话出卖了她———她是一个偷看日记的母亲。

    当你真正跟一个大人说真心话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相信。更不会尊重理解真心背后寄予的厚望。

    于是我们开始隐藏,隐藏故事的情节,隐藏歇斯底里的情绪,隐藏喜怒哀乐全部情感…

    仓央嘉措说,一个人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我为数不多的生存经验告诉我,人人都有秘密,有羞于启齿的难言之隐。

    图片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讲述了一个具有特殊能力———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的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的小男孩,从瘦弱受欺负到逐渐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

    万物可盗,人人皆为盗贼。小偷入室行窃,白领盗别人的时间,男女占有他人的情感……

    盗亦有道。“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

    多希望,我们窃取之后,可以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让它不被孤立,不受冷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窃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ps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