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敬那群踯躅远去的文青(一)

作者: 林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12:11 被阅读0次

文青,文艺青年的简称,大致属于中性词。当然,也要看什么年代。

六七十年代,通常唤作“臭老九”,敢在街上自称文青,除非有天大的后台,否则家中的玻璃十有八九常年属于破碎状态,这还是在城市;到了农村,有后台也不管用了,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先揍一顿再说:让你文艺,赶紧去帮忙掏粪插秧。于是,那个年代的文青们都小心翼翼,努力把自己往贫农或者工人阶级身份去靠拢。到了七十年代末,小资产阶级情调开始在一些特殊家庭流行,这应该算是现代文青的启蒙和起源:搞点内部电影、看看海外作品、听些港台歌曲。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毕竟光靠“打砸抢”,谁还敢来学文化、做教育?于是,文青也算挺直了腰杆,凭自己的实力养家糊口。街上拿两本《读者文摘》或《知音》的文青也渐渐多起来。

九十年代遇上互联网,文青大爆发,应该称得上是触底反弹、一字涨停。没什么能比得上文青这词更光鲜亮丽有内涵,地位大致相当于早些年的“小鲜肉”,现在的“YYDS”。哪怕家中一无所有,只要你是文青,身后必有一群姑娘。反之亦然,黛玉式的女生成了文青的标杆,若说喜欢宝钗类的简直成了大逆不道。人人皆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唱“天上掉下个薛妹妹”试试?找死!

到了零零年代,文青的“价值曲线”有所回落,毕竟过去十年的经验证明,没有面包的爱情,最后确实只能凝眉。文青,和其他体青(体育青年)等等并无太大分别,那是属于演青(歌星、影星)的高光时刻。

这里想说的是我所遇到的文青。(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随笔:敬那群踯躅远去的文青(一)

    文青,文艺青年的简称,大致属于中性词。当然,也要看什么年代。 六七十年代,通常唤作“臭老九”,敢在街上自称文青,除...

  • 随笔:敬那群踯躅远去的文青(二)

    和大部分人一样,文青的诞生通常有个文青家庭的熏陶,当然,我也不例外。纯粹靠学校语文老师教出来的文青是少之又少,...

  • 女文青已远去

    终于鼓足勇气,寻找到一点空闲打开电脑,敲下一个标题……“啊——啊——”吃奶的小娃就又醒了。 今年我上岗期待已久的职...

  • 远去的帆/文/青漄

    一树稀疏洒落的斑驳 唤起笙歌 月亮喜欢的碎花长裙 起舞 吻上花瓣的露 润泽了晚风 你是滑落的泪珠 敲落在心头 青春...

  • 随笔

    文青之死 随笔 懒得打字

  • 敬远去的理想

    年少轻狂有理想; 青年踌躇志不消; 怎奈烦恼生活...

  • 随笔:假文青

    今天小花来找我,终于留宿了 其实我很开心,又有些不好意思 开心于小花的突如其来,又歉疚于我们曾经官宣的心心念念是“...

  • [散文&谈写作征文]浅析散文、随笔不同之处

    [散文&谈写作征文]浅析散文、随笔不同之处 文/青裳 散文、随笔,共性,随意性,灵活性都大,百度中有人说随笔是散文...

  • 伪伪文青随笔

    上午逃了节英语课,当手机里的学委传达啦教室在点名的情报我却毫无紧迫感的问有多少人没去,是为了寻求一丝心里安慰吧,真...

  • 随笔|嘻哈:语言表达态度的时代

    随笔|嘻哈:语言表达态度的时代 文/新铁 一 有人说,今年听嘻哈的那群人正是前几年听民谣的人。 话中不免透出几分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敬那群踯躅远去的文青(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rh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