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有精力去唇枪舌战别人的流言蜚语或者羡慕别人,倒不如啊,用实力强大并证明自己,让别人不战而溃。
一位北方的朋友说,南方的寒冷,跟穿多少衣服是没有关系的。2021年元旦三天,是这个冬天迄今最冷的日子,沐着午后暖阳,沏上一杯清茗,开启我2021年的第一篇文章。
品茗回味人生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我是个小性的人,小性,不是小心眼儿,而是会跟自己较劲儿。不服输,也并不是输不起,只是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
从小到大,自我记事起,除了在感情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是我通过布局和努力之后不遂我愿的。尤其是别人越认为我做不到的,我越要证明给他们看。
据母亲描述,我开始说话挺早的,四个月左右就开始咿咿呀呀的。但我走路却挺晚的,大概要一周岁的时候。当时,母亲说了我一句:“你看别的小朋友自己走路,你还不会走,羞不羞?”然后第二天醒来我就自己踉踉跄跄地「跑」起来了。
我学骑自行车也算是比较晚的了,大概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其实我八岁的时候跟表哥学过一回,但总摔,就放弃了。十二三岁那会儿学骑车,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要上初中了,如果不会骑车,没人接我上下学呀。主观因素呢,就是同学那一句“你还不会骑车啊”。说来也奇怪哈,这一次我几乎没有摔,坐上去就走了。
十五岁的时候,我去学游泳,我算是班里年龄最大的了。教练只教了我两天,包括换气、蹬腿和浮水动作,就给我一个游泳圈,把我一个人扔在一米六区域,说了句:“这么大的孩子,自己练练就会了”。当时我身高一米五三,当然了,戴上游泳圈我是沉不了的。不过最诡异的是,我戴着游泳圈划水我人是倒着走的。教练一句话把我的潜力激发了,他说:“你倒过来,人就游出去了。”然后第二天我就干脆连游泳圈都不要了,噌地一下就游出去了,连教练都一脸诧异。
一些同学或朋友可能知道,我也曾在其他文章中提到过,高中三年,是我学习生涯中最挫败的阶段,高一几乎是门门不及格,排名更是全级后三分之一的。高二物理老师一句话,激发起了我学好物理的斗志,促使我找到了物理的本质,逆袭了它。包括后来的语数英也都感谢老师们无意间的「刺激」。但也很对不起生物和化学老师,也确实曾刺激过我,但我实在学不来。
后来读了一年知识产权专业,我开始在担忧毕业后我能做什么。当然在六七年后的今天,大家会认为知识产权专业找工作时蛮吃香的,专利工程师、知识产权专员,都挺抢手的。但在六七年前,根本还看不到未来。为了毕业之后有一技之长,我不得不考虑转专业。转专业的时候,太多人质疑了。不少人都觉得,你一个学了一年法律的人,转去计算机这么一个理工科专业,落下了一整年的课程,很难不挂科。包括当时教研室主任面试我的时候,也建议我再读一年大一。但我就是不信邪,我坚信我能找到编程的本质,我能再一次逆袭自己,而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
毕业出来工作,我做了一年半的偏后端开发。而当时在工作了一年左右的时候,我发现如果我只做后端,只做C#业务逻辑开发,我未来的职业道路会越来越窄,不得已之下,我选择花费近万元去培训前端开发。当时也是有人质疑的,认为后端人员学前端不够存粹,会把后端思想带到前端上,我只说了一句话:“我会先倒掉后端的东西再去学,我可以的。”也因此,职业发展路上,我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
2018年底,那时候由于很多互联网金融行业爆雷,导致IT行业并不景气。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我不得不把计划提前了大半年,变成了裸辞。当时其实不是冲动,我是踌躇了很久的。一方面,出于恩,我是不应该那么早离开的,但另一方面,是生活,已经不能满足我的规划布局。当时有朋友跟我说:“现在行业不景气,你后端有经验,但是深度不行啊,你前端虽然学得都是新的知识,抢手的,但你经验不够啊。”思绪再三,两者相权取其重,我跟他说:“实在不行,我就去加入初创平台,大家都从零开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毕竟幸运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的确是幸运,我裸辞后没多久,我遇上了现在的老板,他想来国内创业,正好我是后端出身,又具备前端技术,可以说是理论上是命中注定的两个人。但质疑之声又随之而来,「初创平台」、「外商投资」、「从零开发产品」、「前期亏本开发」、「你英语不行」等等声音萦绕在我耳边。我为此也思考了好几天,权衡利弊,我决定试一试,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初创平台,从零开始,是挑战,也是机遇。英语不行,我可以学,可以练,也许时间会长一点,但每天有进度一点点,就够了。
马上就两年了,产品基本成型,也在美国市场开始投入了,而我的英语呢,虽然词汇量有限,但至少能基本沟通了。两年里,要应对技术难关,要面对政策变化,要优化人员布局,要明确发展方向。很幸运,跟老板一步步走下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弥补,相互成就,我很知足。感谢相遇,也感谢所有质疑之声。
但其实回过头来看一看,人生路上的声声质疑和点点成长,只会让“酸”你的人更“酸”。不要因为质疑而沮丧,更不要因为奉承而迷失。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做好自己,认清自己,努力了,就不要后悔。
有人曾经说过:“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是一帆风顺。”当你活得太顺的时候,也许危险就在身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及时规划和布局未来,至少在机会或者危险来的时候,你不会措手不及。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但我不会钻牛角尖,我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只能去努力。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去吧!
振丹执笔
庚子年冬月二十
于广东深圳
本文收录于《守正出新,行稳致远》专题文集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文章请移步简书或新浪微博关注:JandenM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