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弟子,吴江才女

作者: 江南伊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3-16 17:04 被阅读0次

湖光十里碧粼粼,蟹舍渔庄自在身。细雨斜风归亦好,平波台上问仙人。
近水人家先得月,垂杨时节未闻莺。徐忱旧馆分别是,何处东风第一声?
-吴琼仙《莺脰湖词》

吴琼仙是清代的文学家、女诗人,江苏吴江人。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妻。嗜吟咏,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

吴琼仙在丈夫徐达源入京城时曾倾心赠言:“门深似海,戴安道非曳裾之人;米贵如珠,白居易岂长安之客?望早归之。”夫妇诗趣相投,同声耦歌,穷日分夜,甚为相得。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吴江徐君星标善奕秋之技,予既为铭墓,其子山民达源、媳吴珊珊琼仙俱工诗。”郭麐《樗园销夏录》:“吾乡闺秀能诗者,宜秋夫人(汪玉珍)而外,有吴珊珊琼仙、袁柔仙淑芳。

珊珊为徐君山民之配,山民刻意为诗,闺房中自相师友,尝持一册见示,清丽之词,入其家《玉台》集中,亦当不愧。”琼仙性聪颖,诗文外,绘事无不工,暇辄渲染烟云,摩写花鸟。

又尝题《小谟觞馆集诗》二首,殁后山民始检得之,缄寄甘亭,请为制谱,甘亭谱词中,所谓“何图闺中,乃觏牙旷,百番赫蹄,十读惆怅”者是也。

吴琼仙逝世后,《写韵楼诗集》予以刻印面世,当时诗坛不少名人为其题咏,留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等名句的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题曰:“一卷兰苕点笔成,清才值得被它卿。若非萧史亲传出,谁识秦楼引凤声。”“靧桃咏絮也清新,未便能惊贺季真。今日麻姑坛下拜,始知世有女仙人。”

洪亮吉题曰:“人间奇福都曾占,郎是兰成,妾是双成,读书敲诗岁屡更。三生慧业终难昧,写韵前生,用韵今生,尚剩灵根付再生……”

杨复吉题曰:“九天咳唾,珠玉随风堕。引凤箫吹锦瑟和,领取绿窗清课。彩鸾写韵家风,闺房秀出江东。何以南州都讲,西河一瓣香供。”

吴琼仙写出《写韵楼诗集》后,也使写韵楼成了黎里的一大名胜,文人们到了这里,便会诗情喷涌,赵筠作了《雨后登写韵楼作》:“众绿纳窗里,湿烟浮远村。春酣万家梦,云卫一楼尊。旧句笼纱澹,奇书对酒温。不禁枨触在,鸿雪信前痕。”郭氏作了《过写韵楼风壁间画兰团扇有怀珊珊夫人》:“含墨空斋有所思,瑶华何处寄相思。露条雨叶江皋路,愁绝烟螺澹扫时。”

相关文章

  • 小弄里的“梨花里”

    黎里,古时因其梨花烂漫而得名“梨花村”。“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清代诗人袁枚曾用如此...

  • 黎里行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 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黎里行》道出了黎里低调静宜的气质。 黎里古...

  • 豆蔻才女叶小鸾:《艳体连珠》惊艳四百余年

    叶小鸾(1616~1632), 明代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容貌...

  • 第三章 凌辱(二)

    说话的人是被李家弟子誉为第一才女的李梓涵。因为被许多弟子,前辈,长老们称赞,因此也变得狂妄自大,而且经常欺负李璇。...

  • 叶小鸾之母沈宜修:《艳体连珠》堪称双璧

    沈宜修 (1590-1635),明代才女,字宛君,江苏吴江人,叶绍袁妻,工画山水,能诗善词。生三女,皆貌艳能诗。后...

  • 袁枚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20字小诗《苔》,出自清代诗人袁枚之手。 但除了这...

  • 袁枚

    袁枚, 文学家,诗人,美食家, 大才子,清乾嘉时期钱塘人。 著有《随园食谱》,《子不语》及《续子不语》,及一篇古今...

  • 吴江

    苏州吴江这个地方具体也说不上什么感觉吧,今天刚到花岗这个地方,见到了从未见过的人力资源,各种中介以及数不清的厂房,...

  • 谁为伊人惜流年

    明朝末年才女如花各领风骚,叶小鸾却是万花丛中那点绿,独树一帜才压群芳。叶小鸾,字琼章,吴江人,是著名文学家叶绍袁、...

  • 面拖蟹和猪油菜饭

    第三场吴江家庭菜公开课在江南水乡大酒店举办,应吴江电视台乐居吴江频道张兰飞的提议,为新吴江人专场,新吴江人们主动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枚弟子,吴江才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in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