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同学小聚,饭后闲聊,自然而然就聊到了孩子的养育问题,美婷就数落起她8岁女儿朵朵的各种问题。
其实在我们眼里,朵朵乖巧懂事、学习好、会的才艺也多,是个惹人爱的好孩子。可美婷不这么觉得,她不是嫌朵朵考钢琴没有过级,就是说朵朵的字写的不好,或者朵朵不够聪明,在她的脑海里她的女儿就应该出类拔萃才好,提起女儿她就唉声叹气,总觉得女儿太不完美。
生活中像美婷这样的父母很多。他们自身都很优秀,干得了工作、下得了厨房;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改得了作文,办得了小报;在孩子眼中,这些父母就像超人,无所不能。然而通常这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他们希望孩子能和他们一样优秀,甚至比他们更优秀。她总是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似乎孩子再怎么努力,都达不到让她满意的程度。这类父母我们通常叫他们“完美型”父母。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什么是“完美型“父母?
在戴维·丹尼尔斯的“九型人格”理论中,将人分为九种互不相同的性格类型。“完美型”就是其中的一种。
“九型人格”是希腊语中代表“九”的单词“ennea”和表示“图形”的单词“gram”的合成词,他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各不相同将人分为九个互不相同的性格类型。
“完美型”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事事追求完美,很少称赞,只有批评,一旦孩子的行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表现出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否定孩子,同时自我否定。
完美型父母会因为孩子一次文化课成绩没考好,就停了孩子最喜欢的兴趣班。也会在孩子考了90分高兴时,打击孩子,并要求下次考到100分再高兴。
完美型父母有什么显著特点?
每一种性格都各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来看一下完美型父母的特点。
优点:
他们能够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会合理分配时间、制定目标、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不断努力让自己提升;他们努力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时间观念,让孩子非常有安全感。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缺点:
他们非常注意细节、要求规矩、做事缺乏弹性、标准很高、不允许犯错、自信心低落、自我怀疑、无法信任他人,有天生的消极倾向。
完美型父母教育孩子时通常格外关注以下两方面:
一、一切规则都不可违反
上面也说了,完美型父母做事有条理、目标清晰,他们通常会给孩子制定一套规则,而且要求孩子遵照规则严格执行。
比如,暑假期间,孩子在某一天因为贪玩,没有完成当天的学习计划,一般父母会觉得没事,反正假期还长着,明天再补上也一样。而完美主义型家长通常会很生气,批评孩子,并要求孩子当天必须完成。她们格外注重规则,并要求孩子必须执行。
二、孩子只能做正确的事
最近热播剧《小欢喜》中英子的母亲宋倩就认为,一个高三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成绩,考上清华才是最正确的事,什么爱好、兴趣都不重要。所以,在英子爸爸买了望远镜时,宋倩让孩子收起来,高考完再玩,在气球放飞梦想的活动中,自作主张将孩子的航天梦改为上清华。
英子妈的这一行为让英子极为愤怒,但毕竟是妈妈,英子又无可奈何,只能留着泪走开。
宋倩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学习、成绩是正确的事,其他一切都靠边站。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为什么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
事事太过要求完美,破坏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自卑
我认识一个妈妈,在孩子一年级刚学写字时,因为孩子手上的肌肉没有力量,写不好,这位妈妈总是说孩子写的不好,让擦了重写,一个字有时候能让孩子写好几张,孩子一边哭一边写,结果越写越差,这位妈妈也是越来越上火,撕本子,摔铅笔。
其实那个孩子写的字我看过,作为一年级刚学写字,能写成那样已经很不错了,可是那位妈妈过于追求完美,让孩子每一笔每一画都要写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大小均匀。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所以从小就严厉地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事事要做得好、做得完美,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批评他,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但是过于严厉的挑剔,甚至批评影响了孩子表达的自由度,无法畅所欲言,久而久之,孩子容易丧失自信。
心理学上有个“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意思是说如果孩子一直处在你不行的暗示中,孩子就会真的觉得自己不行。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父母一直盯着孩子写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并不断对孩子说你写的不好重写,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写不好,很笨,长此以往,孩子一写字就会想起妈妈的话,失去自信,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容易自我否定。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完美型父母事无巨细的参与,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完美型父母时刻聚焦孩子的一切,发现他有什么困难就马上帮他完成,事事护着孩子,事事帮着孩子。
三岁的阳阳喜欢动手做一些事情,吃饭时看大人用筷子,自己也想尝试,父母就说会撒到身上、还是用勺子吃吧。够不着的东西,阳阳想搬个凳子自己拿,被父母发现后,批评说那样危险,我们帮你拿......
其实孩子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他很愿意通过自己的尝试去感知世界。可是完美型父母从来都不给孩子机会,他们总是替孩子考虑好一切、做好一切。这样其实让孩子错失了成长的机会。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孩子也有犯错误、尝试的权利,父母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自己尝到一些事情,比如上面的阳阳吃饭的时候,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可以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虽说父母要看好孩子避免发生意外,但是也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完成一件事情。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更加独立,而且这些成就感会鼓励孩子继续尝试更多的事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他健康成长。
太过完美,容易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完美型性格的人标准高,所以他们每件事都要做得最好。但若将这些高标准强加给别人,那就是性格上的缺陷。所以完美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通常也是要求高,对一般人看不起,因为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面,所以遇到问题就会显露出那个平时所有人都看不起的自己,遇到挫折不敢面对,有的会直接辍学,或者逃避在家。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完美型性格的父母通常跟孩子的关系都不够好,因为他们总希望孩子比他的期待还要完美,因而就给孩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孩子不愿意亲近他们。
这样的父母还会让孩子也习得完美型的性格,比如孩子也会存在对父母期望过高的现象,在学校里孩子会对自己的同学或朋友有过高的期望值,希望他们比他想象的还要完美,一旦发现了他们不完美的地方,就会十分伤心,甚至发脾气。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在同学交往过程中受伤害,也很容易对父母失望,以后走入婚姻也极有可能以完美的标准要求伴侣。
完美型父母该如何改善,应注意些什么?
完美型父母会合理分配时间制定目标,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目标意识以及执行能力,但过于追求完美会给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放下做完美父母的想法,做到足够好就行
越是优秀能干的家长,越企图用自己的经验引导孩子的前途,用自己的能力指导孩子的一生。但对于孩子来说,他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孩子,并不会对你做的每件事情都领情。
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妈妈代表了一种最恰当的形象。
有人会问,怎样才算足够好?打个比方,满分一百分,父母们做到六七十分,就算做够好。剩下的留给孩子,那是孩子成长的空间。
一切事情都想做的尽善尽美,过度追求精英教育,那结果通常是:父母累、孩子苦。想成为“完美父母”,我们反而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所以,放下做完美型父母的想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顺应人的自然属性,给自己的内心营造一个和谐的空间,然后再不断的和孩子一起去改进。
当父母把孩子身上的问题当作给自己的挑战,当成是唤醒自己智慧的机会的话,生命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曾经看父母过一个故事:
一对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经常带孩子出去玩,每次回来父母都让孩子把所见所闻用画笔画下来,但每次孩子画的都是类似于人腿的东西,父母看不懂,让孩子解释,孩子说,你们让我看的那些美景,其实我根本就看不到,我能看到的只有人腿。于是,父母以孩子得身高,蹲下来看,果真如此。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很多时候父母处于好心,但却没有站对角度,好心没有办成好事。
换位思考很重要,比如,孩子写作业慢,完美型父母通常责怪、甚至打骂孩子,但其实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就会发现孩子不是故意写字慢,也不是孩子不认真,只是孩子的手部肌肉没有锻炼好,稍微一写字就手累。
慢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认识到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中才不会力求完美。
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我意识
生活中很多事情没有必要非要一板一眼。就拿前面我的同学美婷来说吧。她把孩子朵朵的生活和学习时间每天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写作业、几点练琴、几点读书都有严格的时间表。她对孩子的要求是:学校考试每次必须是年级三;钢琴、舞蹈、古筝等考级必须一次通过。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了,并要求孩子必须按要求完成。可是她忘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有尝试、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利,不必过多的限制,要求完美。
自己累、孩子苦,为何“完美型”父母养不出完美的孩子?让孩子去尝试、自己去判断、思索、体验。父母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引导他们,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
和完美型父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一样,孩子也坚信自己的观点或原则是正确的,因此亲子相处学会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缩短彼此距离,实现有效地沟通。
其实,要求孩子完美的父母,极有可能是源于对自己的失望。对完美型父母来说,最紧要的不是如何管理好孩子,而是如何矫正自我认知,找到自我。只有重新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在教育孩子中允许孩子不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