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钩沉国学与传统文化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作者: 卜祥山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2:09 被阅读188次

  寿光市区南三公里,有东侯、西候二庄。关于村名来历,网络资料如下:据侯氏族谱考释:始祖原籍京师真定府枣强县人,元朝末年为避战乱,率其子辈移居山西省。至明洪武年间,奉诏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徙居寿邑城南立“侯家老庄”。关于东侯村的来历有一段墓碑载释:“崇祯壬燹灾难后,七世孙伯公鼎丰率其晚辈在侯家老庄东立新村,故名“东侯家庄子””。

        我对这段“崇祯壬午兵燹”很感兴趣,这是我在寿光村名由来记录中,第一次见到有“历史事件”。关于“崇祯壬午兵燹”对寿光造成掠夺和杀戮,我翻阅了民国寿光县志,在卷十五的“大事记”中,记录了这样一段文字“十五年壬午冬十月,太白经天。十二月邑城陷,知县李耿死之。十六年癸未春,民死兵燹者众……”从记录来看,不难想象当时寿光县城沦陷时的惨状,说是“屠城”亦不为过也!明末清军入侵山东,给城乡百姓造成的损失是致命的,是毁灭性的。有的县城直到“光绪年间”才恢复到原有的景象和规模。这个“侯家老庄”就在县城附近,注定无法躲过这场劫难,必定是“一片废墟,一片狼藉,生灵涂炭……”

        现在的东侯村,安静,干净。在冬日暖阳下,一片祥和。村后建起了楼房。或许用不了多久,这片平房、小院、村落就要消失了……拍几幅照片吧,给东侯村在网络上留点资料,留点念想……

      乡村采风,用照片记录,加之文字。虽然孤独,枯燥。但也乐在其中。正如刘福新老师说的:“我们搞得都是公益事业,虽然受累,但功在历史。”

关于“崇祯壬午兵燹”给山东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王伟波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我节选一段,如下:

明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卒,其第八子皇太极即位,崇祯十年(1637),改后金国号为“大清”。

从皇太极即位起,清政权在原“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又增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以强大的兵力对明朝展开了军事上的进攻。

萨尔浒之战后,明清之间战略格局发生变化,清军逐渐取得战略优势。自崇祯二年(1629)起,清军即不断突破明军长城防线,从大同、张家口、喜峰口等地入关进行骚扰,使明军顾此失彼,处于极为被动的防御状态,但直到崇祯十一年(1638)以前,清军尚无力长驱南下。

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清军突破明墙子岭、青山口防线,首次大举南下,凭借着骑兵优势,三个月内势如破竹,前后有数十万明军聚集在山东、河南一带,但均不敢与之交战。到第二年(1639)元月底,清军满载掳掠的人口财物北归。此次清军“入口五月,转掠两千里,下州县七十余城。”而明军“虽羽书报捷,实未尝稍挫也。”山东被攻陷包括济南在内州县十八座,被掳人口四十六万。

清军这一次南下的胜利,不仅掳掠了大批人口与其他物资,扩充了自己的力量,而且也摸透了明朝的虚实,加快了夺取中原的步伐。

崇祯十五年(1642)十一月,清军在取得松锦战役胜利后不久,再次入关,先后攻破通州、霸州、景州、河间等州府,进入山东并占领临清。中旬,清军猛攻东昌,明总兵刘泽清全力防御,清军未能攻下该城。接着清军又自临清分兵出击,孔有德等率部分清军南下,克馆陶、高唐、张秋,又进入鲁南,连克沂州、蒙阴、泗水、邹县后,进入今江苏丰县境内。另一路清军自曹州东进,绕过济南、进入临淄、青州,围潍县,下昌邑,继而又北上,连破阳信、滨州等城。不久,清军一部骑兵又猛攻济宁,因城池坚固,未能攻克,转而进入兖州,兖州所属的泰安、鱼台、武城、金乡、单县等县城均为清军攻占。月底,南下的清军又连破滕县、峄县、郯城等州县。第二年元月,在青州活动的清军又北上,自寿光攻入东昌、德州,然后东进武定、乐陵等县,围攻莱阳。占领莱阳后,活动在鲁南的清军也在鲁南北上,两军在莱州会师西进。三月初,攻占顺德,取道北归,明朝大学士周延儒率军阻击,明清军队在宝坻一带遭遇,尚未交锋,明八镇主力皆溃逃,清军毫无阻拦地出关。此次入关,清军攻陷河北、河南、山东城池八十八座,掳人口三十六万。

崇祯年间清军的两次南下,给所经各地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由于清统治者当时尚无夺取全国政权的能力,南下的目的一是夺取战利品,二是给明朝施加心理上的压力,为日后夺取中原做准备。清军作战不备带粮草,仅靠从各地抢掠维持给养。因此,清军在南下时,每占领一个城市,即将城中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抢掠一空,甚至掳掠大量人口带回关外作为劳动力,然后放火焚毁城市、民居,对稍有反抗者即毫不留情地杀戮。仅清军一进山东时,济南城内被杀的官兵百姓即达十三万之多,城市房屋被焚毁一空。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相关文章

  • 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寿光市区南三公里,有东侯、西候二庄。关于村名来历,网络资料如下:据侯氏族谱考释:始祖原籍京师真定府枣强县人,元...

  • 西侯家庄子采风札记

    寿光市区南五公里,有村曰“西侯家庄子”。(村东是“东侯家庄子”)寿尧路穿村而过,把村庄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侯家庄...

  • 五一归乡见闻

    五一回家,去家西看麦田。 我们那管村西,叫家西。相应地,村东、村南、村北,叫家东、家南、家北。家西、家东和家南,都...

  • 南巷奶

    文:胡郎 老家悦耳村把村西叫上槐院,村东叫下槐院,村...

  • 村东和村西

    地球村,也译为世界村,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 - 来自百度百科 二十四年前,村东和村西之间的物质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

  • 搭车

    我们村的土地以村为地标,如村西的地我们常成为西地,村东头的地称为东地,以此类推。因为位于平原所以地方辽阔,村与村之...

  • 美丽的段村我的家

    赵县段村、位于赵县正西方15公里处,东邻赵县西大章村、南邻东大理寺,北邻东张吕村,西邻元氏县建安村,常住人口约万人...

  • 返乡游记之六·坳头岭

    《返乡游记之六 · 坳头岭》 村前小河弯弯,村后峻岭逶迤。村东丛山红土地,村西古木参天、景色秀美宜人...... ...

  • 雁归鸣

    麦苗及踝,大雁南飞的季节,村东声声的雁鸣勾起村西的婴儿初啼,破旧的茅草屋子,新生的光辉照耀下四壁熠熠。...

  • 五莲村名由来之七:井家沟

    井家沟(户部乡):从松朵山村西的村村通公路向东南方向行走,就是井家沟村。明崇祯年间,林姓迁此立村,因村为群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侯村、西候村,及“崇祯壬午兵燹”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z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