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归乡见闻

作者: 花猫大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15:04 被阅读13次

五一回家,去家西看麦田。

我们那管村西,叫家西。相应地,村东、村南、村北,叫家东、家南、家北。家西、家东和家南,都有庄稼地。家西是最小的一片。我家在村西,步行到麦田不到两分钟。每次回家我都要来这看看庄稼。看它们长得很好,心里就高兴。

如果想看更开阔的庄稼地,得去家南。五年级时,我们上学都要穿过这里。我们村有小学,但只有1-4年级,五年级要去镇上就读。去镇上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家东上101省道,奔南。这是一条开阔的柏油马路,但我们很少走。更多时候,我们选择直接从家南的庄稼地里横穿过去。更近便,也有风景可看。四五月份,麦田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山岗上,树木扶疏,光影斑驳,让人心情欢畅。说是山岗,其实只是不高的小土丘。上面长满了树,野花开的随意而放肆。偶尔还能发现野果,红的、紫的、黑的……其味甚美。现在,庄稼地还在,但山岗、树木、野花、野果,都没有了。

时值五月,麦苗已经抽穗。还有一个多月,它们就会成熟。听人说,村里的土地已被集体收回。收完小麦,就不许再耕种什么了。收回并非无偿,按每亩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农户补偿。村里不少人已经签字。

这个价格还算公道。若论种地卖粮食,刨除成本,也就这样了。在我们这,没有一户人家单靠种地生活,那实在换不了几个钱。除去农忙,大多数人都去外地打工讨生计。

收回的土地干什么用呢?据说是承包给个人,300亩起包。寻常的农民是包不起的。这是一个趋势,不管你是否愿意。农场主、机械化,是未来的必然。

傍晚时分,我坐在门口乘凉,村里的高音喇叭呜哩哇啦。好像又要拆村了。前几年拆村闹得沸沸扬扬,这两年又没动静了。今年又有传闻说,村,还是要拆掉的。我正竖着耳朵听高音喇叭,一辆面包车开到我面前,车窗里探出一个脑袋:“么时回来的?”

是村长。我问他真的要拆村么,他说很可能三年之内。“赶紧给你爸妈在城里买楼吧。”说完,他嘿嘿一乐,轻踩油门,车屁股冒出一溜黑烟,驶远了。


故乡掠影

山羊会不会也会偶尔忧郁?

院里的蒲公英,多像我们呀

一旦长大,就离开家乡

老汪的《彩云聚散》入镜,很应景

----

五月的杏还很青涩。垂在枝头,很喜人。 家南的空地,就这么闲着,不种什么。荒废也是一种意义。  

相关文章

  • 五一归乡见闻

    五一回家,去家西看麦田。 我们那管村西,叫家西。相应地,村东、村南、村北,叫家东、家南、家北。家西、家东和家南,都...

  • 五一归乡

    今日在旅途。 说归乡,实际是回老公的家乡,但途径大同,便也能看到家乡的景致,也是很欣喜。 很久没在四月天回北方了,...

  • 归乡见闻五则

    归乡见闻五则 来源微信公众号:叮铃铃嗒 ▶ 5月12日-5月19日归乡一周,故乡常回常新,是以见闻为记。 0...

  • 归乡见闻录

    1.《独倚门前枯树》 婴儿啼,老人泪,风霜雨雪折人岁。 残砖断瓦,烂褥空房,泪已两行。 独倚门前枯树,寒风凛冽,钻...

  • 五一见闻

    每次回家后,都喜欢到周边去转转,看看,去发现新的事物。比如下面的这一株植物,当时觉得很奇特,之前没有见过。然后就随...

  • 五一||见闻随笔

    五一放了四天假,往年都是计划或远或近的出去玩玩,今年这个情况就在家猫着吧。 女儿的班主任通知今天去学校门口取书,女...

  • 五一见闻

    五一假期的天气感觉一天比一天火热。气温早已窜到了30+摄氏度了。昨天尚可穿衬衣,今天就直接换上了裙子。 昨天和女儿...

  • 五一见闻

    文‖zj当年明月 五一节回老家,碰到嫁到十堰的堂侄女带着孩子回娘家度假。 听侄女说,堂哥和嫂子外出办事去了。侄女自...

  • 五一见闻

    随着时光,我慢慢成长为一个小大人,能帮家里干活了,我心里乐滋滋的。 今天是5月1日劳动节,劳动节怎么能不劳动呢?今...

  • 五一见闻

    五一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正赶上姥姥家种花生,我就和妈妈一起和姥姥去山上地里。以前如果种花生都需要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一归乡见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lc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