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武力值」问题

作者: 故紙堆裏寄此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22:10 被阅读102次

    在知乎上看到大量关于辛弃疾的文章,作者为了夺人眼球,或巧设题目化为公众号之「标题党」;或夸大辛氏的「武力值」,泛泛而论,极力渲染稼轩如何之英勇。

    稼轩「武」的一面,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是:五十人北上俘获叛徒张安国。

    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

    ——洪迈《稼轩记》

    这就是几乎每一篇为了表现辛弃疾「武力值」而不得不说的典故!也是众多文字者博取流量的「神话传说」。

    冷兵器时代,稼轩等五十人真能视金营为无物,独对五万人吗?以常识衡量,这根不可能,肯定是玄幻小说看多了。绝对还有比五十人的武力更重要的原因。

    那他们又是如何成功俘虏张安国的呢?

    1.人民的反抗:金人名义上占领广大北方地区,但政治手段不及武力手段,虽然通过「屯田军」以及派遣金人官员到中原各地督查统治,也不能完全控制当地的汉民。只能扶植一些傀儡或重用投降派,实行间接统治。张安国便是其中的投降者之一。

    2.民族意识:宋人的民族意识使许多有识之士不甘被金人奴役。

    3.金人的残酷统治:对人民征收苛捐杂税;占领人民的肥沃田地。中原各地起义一直持续不断。这些后方自发组织的民兵,一直是威胁金朝统治的强大力量。

    所以当事变发生时,没有那么多金人在张安国管辖之下。

    他的手下应该还是汉人居多;且部分士兵还是与辛弃疾先前同在耿京幕下的战友。

    辛稼轩摇旗一喊,汉人绝大部分一定会应声而起。

    辛弃疾五十人前来抓捕张安国,张安国一方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说不定还以为他们也是来加入投降派享受荣华富贵的。

    《宋史》辛弃疾本传关于此事记载如下:

    (稼轩)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第二个问题,事发之后。辛稼轩五十人又怎么能突围南下呢?

    邓广铭先生综合史料,在《缚取叛徒张安国》中记载此事如下:

    曾经在归附宋廷的章表上签了名的张安国,本也是山东地区一小支起义军的首领,是在耿京节制之下的。在贾瑞和辛弃疾既已「奉表」南下之后,他却和金人勾搭起来,金人许以重赏,许以官位,要他把耿京杀害掉。张安国联络了耿京部属中的一个动摇分子邵进,竟在很短的时日内对耿京下了毒手。起义军经此事变便大部溃散,未溃散的一部分便被张、邵等人劫持着去投降了金人。接着,金人便用张安国去做济州(今山东省钜野县)的知州。

    贾瑞和辛弃疾等人经由楚州回到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在那里才得到耿京为张安国所杀的消息。辛弃疾和当地军将李宝、王世隆等人商议,非把叛徒张安国捉获治罪不可。王世隆也愿意和辛弃疾同往,遂即约集了忠义军人马全福等共五十人,骑马径向济州奔去。

    他们到达济州,立即要与张安国会面,其时张安国正与部属酣饮,猜不透他们的来意何在,便出而相见。辛、王两人连忙把张安国缚置马上,声言要他出郊议事,并向济州的驻军宣称,南宋的十万大兵立即到来了,劝告大家从速起义。驻军中有很多人原是耿京的旧部,所以当场便有上万的士兵起而反正。

    辛、王等人便率领这上万的人马渡河而南,向着淮泗地区直驰,渴不暇饮,饥不暇食,一直到渡过淮水才得休息。

    ——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三联书店,2017年4月第23-24页

    综上所述,并据常理分析,辛弃疾五十人能顺利南下的原因大概如下:

    1.事发突然: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安国即已被缚马上。

    2.军中汉人居多:汉人一直不满被金人统治。

    3.金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被士兵杀害;完颜雍自立为帝。其时中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

    4.民族主义:张安国方的大部分汉军,也许并没有用力围剿辛弃疾等五十人。

    5.归正:张安国方的部分汉军起义反抗。

    6.用舆论影响人心:向张安国方宣称南宋十万大军即将赶来。大部分汉人要么反叛;要么消极应战,即使王师北上,宋朝也不会残杀这些汉人子弟兵。

    7.常识:辛弃疾既然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诗、文、词,他应该不傻吧?会不思考就头脑发热直接冲向张安国军营,大声疾呼「你这个叛徒,我要杀了你」!肯定是「三思而后行」,想好各种对策的。

    所以最终关于辛弃疾「五十人对五万人」的故事就不要胡乱吹了。比起他们个人的武力值,他们的头脑才最重要。

    正确看法:

    辛弃疾等五十人能直入对方营地,不是战力无匹,而是智慧过人,英勇可嘉


    邓广铭关于「缚取张安国」的文字: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十二年(1162)闰二月,张安国等攻杀耿京,李宝将王世隆攻破安国,执之以献。

    《宋史》稼轩本传:会张安国、邵进已杀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弃疾时年二十三(1140-1162)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中兴至今人物》:耿京起义兵,为天平军节度使。有张安国者亦起兵,与京为两军。辛幼安时在京幕下为记室,方衔命来此致归朝之义,则京已为安国所杀。幼安后归,挟安国马上,还朝以正典刑。

    洪迈《文敏公集》卷六《稼轩记》: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

    (邓广铭)按:康熙《济南府志》卷三十五《人物志》,稼轩小传中有云:「绍兴末,耿京据济南,弃疾劝京南归。会张安国杀京,弃疾缚安国,戮之于灵岩寺,遂南奔,夜行昼伏。」与上引各书所述稼轩擒安国情事均不合,必出传闻之讹,不足为据。

    章颖撰刘、岳、李、魏《四将传》,《魏胜传》云:

    举兵逾淮。太行山之东,忠义之士蜂起开赵起于密州,有众十余万,以助胶西之师。王世隆起兵援海道。夏俟取泗州来归。耿京起济南,取兖州。陈亨祖复陈州。孟俊焚虏舟而守顺昌。李雄复邓州而抗刘萼。王友直复北京。潼关以东,淮水以北,奋起者不可殚纪

    凡能以姓名达者,即加宠秩。王世隆召见,即日拜武功大夫,赐金带,授御前诸军统制。耿京由太行遣人以表至,即拜检校少保、天平节度使,未及拜命,其徒张安国杀京。

    时葛王已立,大赦曰: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中原忠义所在保聚以待,而往来议和使命相踵于道。中原之民,乃乘赦宥,归保田里,故张安国贪虏重赏杀京。

    其后张浚开督府,尝问孰能为我生致安国者,王世隆应募愿往,浚命以五百骑与之,世隆辞焉,止以其所部二十骑往。时安国已授伪命知济州,世隆以一骑至济州,谒入,安国骇曰:世隆已南归,胡为至此?使其人出视之,曰:貌瘠而赤须也。果然。出见之,世隆拔刀劫之上马出郊议事,庭下莫敢动。且曰:王师十万至矣。乃交所随骑,每四五里则置一二骑,尽二十骑而驱安国并马而南矣。督府以安国诣行在所,下廷尉,劾反覆状。初,京以表进,世隆、安国俱列姓名矣。安国服罪,戮之都市。

    (邓广铭)按:稼轩缚张安国而献俘行在,不唯《宋史》本传记其事,《朱子语类》及洪迈所作《稼轩记》中亦均盛加称道,无可疑者章颖为魏胜立传,而忽插入王世隆擒张安国事,且所述原委至悉,则亦必有所本。但谓其为张浚直接所派遣,且无只字道及稼轩在此事件中之作用,则俱非是。王世隆、马全福俱为自海州随同稼轩驰赴张安国军营之人,诸人并力将张安国执缚,其首功则归稼轩也。

    ——邓广铭《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三联书店,2017年4月第135-137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落子秋:又长见识了,辛弃疾最喜“夜里挑灯看剑”我却夜里手机把玩,看文写作全随心。

      本文标题:辛弃疾「武力值」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dc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