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路上,会听见很多家长反应,在某一段时间开始,宝宝会出现咬人的情况,而且是屡禁不止。我家小宝在两岁开始的时候,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因为是双胞胎,小宝在和大宝玩闹的时候,总会出现大宝突然大哭起来,过去一看才知道,大宝在和小宝争抢东西的时候被小宝咬了一口,很多次是牙齿印子都清晰可见。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大宝也被咬了不下于十次,甚至还有更多,而且很多时候出现的牙印还非常深,当然也有过咬大人的时候,还好的时候,在有其他宝宝在的时候,我们都很注意,在及时制止的情况下,还没出现过要别的小孩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宝妈和外婆总会狠狠的批评小宝一番,甚至以不理他为威胁,告诉她不能咬人。而实际上,她则只记住了咬人,把不要给过滤了,而且每次咬人都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她很可能下一次依旧继续。那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引导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先认真分析宝宝爱咬人的原因。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这个年龄的宝宝爱咬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多问题是生理原因带来的,比如宝宝咬人可能是要长牙了,而长牙的过程中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不舒服她就像要磨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宝宝一开始是用嘴来探索世界的,用嘴咬就是她感知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再加上家长在宝宝一开始咬人的时候没在意,纵容了宝宝的这种行为,宝宝就延续了这种行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宝宝遇到不能处理的事情,一急躁就会用上嘴。通过认真的分析,我发现,小宝喝牛奶用的奶瓶的奶嘴经常被咬破,连续都换了几次,每次换没多久,都会被咬破,说明宝宝是在长牙,这样的话就随她咬奶嘴;另外就是小宝每次咬大宝,都会有大宝用手打小宝或者和小宝争抢东西,小宝一急就出现了咬人的情况,发现这样的情况,我就配合用到了后面的几种方式。
二是用绘本进行引导。小宝出现咬人的情况后,我就给她专门配了一本名为《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的绘本,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必然陪着他们一起读,而且在和他们在读绘本的时候,也是以他们为主角,和他们展开互动,引导他们关注里面的情节,体会其中人物的感受。一开始,我会给他们读,同时指着绘本上的图画带有表情的给他们示范,同时向他们提问,比如,看到一个小女孩被小哥哥咬红了手哭了的那一页的时候(这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页),我会让他们自己先看,然后带上表情对他们说“小姐姐的手是不是被小哥哥咬红了?”“小姐姐疼不疼?”等等,然后给他们说,小哥哥用牙齿咬了小姐姐,小姐姐很痛,都哭了,我们要记住,牙齿是用来吃东西的,不是用来咬人的,被咬的人会很痛的。这时候,他们也会很严肃的点头或重复我说的话。
三是及时制止,温柔而坚决的表示不可以。读绘本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家长,我们还要加倍留心,一观察到宝宝要有咬人行为的时候,要提前制止,比如撇开她的头不让他接触到、把她抱到一边等等,而且每一次宝宝有这样的行为,作为父母都要温和而坚定的及时向他表明,不可以咬人,同时给她说“牙齿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咬人的。”“姐姐被你咬了,姐姐痛不痛啊?”,在宝宝意识到错误的时候,还要让宝宝给被咬的人道歉。
四是要引导孩子合理的处理方式。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宝宝咬人是因为急躁,不能很好的处理事情的。宝宝在两岁多的时候,已经可以表达一些句子,且能明白大人的很多说话,就可以适当的引用这一方法了,而且这样的引导还有助于帮助孩子提升情商。那么如何做呢?比如在小宝咬了大宝的时候,我会对她说:果果和你争抢那个小公主(一个玩具木偶),而且用手打你,你不知道怎么办,很生气,就咬了果果,对吗?爸爸知道乐乐是急躁了咬的果果,但是果果被咬了会很痛的哦,下次果果要和乐乐争抢东西,乐乐可以好好给果果说,或者过来找爸爸妈妈,好吗?总之,就是理解宝宝的情绪,但也否定宝宝的行为,同时引导宝宝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如何处理。
以上就是我所使用的方法,什么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坚持了有大概2个多月,小宝咬人的频率是在明显的减少,而且每次咬人后,她都能很快的意识到自己又做错了,在要求道歉的时候,也能认真的道歉。当然,作为父母,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在对宝宝关注、关心、温柔对待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底线,坚决的否定宝宝的不良行为,并将有关方法坚持按照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宝宝进行影响,宝宝的前额叶发展还远远不成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行为,但在我们家长的长期不懈的坚持努力下,也会产生很明显的效果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同理心,掌握了应付各种事情的方法等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