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do list 6部曲,小心陷入误区...

作者: 飞鸽非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18:03 被阅读0次

    本期3个关键词【To do list】【3版迭代】【6部曲&底层逻辑】

    一、To do list 3版迭代

    我从今年2月4日开始记“To do list”,现已记录了1个多月。

    在不断实践中,我的“To do list”也根据个人需求迭代了3版

    (一)第1版(此版本运行了25天)

    第1版包含:序号-事项-预计用时-预计收获-实际收获-超预期

    To do list 1版

    (二)第2版(此版本运行了2天)

    第2版新增:“实际用时”

    第2版包含:序号-事项-预计用时-实际用时-预计收获-实际收获-完成情况-超预期

    To do list 2版

    (三)第3版(此版本运行了8天)

    第3版新增:“事项难度”、“复盘”项。

    第3版包含:事项难度-序号-事项-预计用时-实际用时-预计收获-实际收获-完成情况-复盘-超预期

    To do list 3版

    二、To do list 6部曲&底层逻辑

    每个需要记录的项目都有意义,不是盲目记录的。我一般是每天早上开始记录to do list ,这样每天都会有目标和重点,不容易瞎忙或者失去方向。

    下面从2个维度:To do list 6部曲&底层逻辑分享

    To do list 6部曲--3盘超难食果(6字口诀,方便记忆,即3盘超级难吃的水果)

    3:3个重点事项

    :复盘

    :超预期事项

    :事项难度系数

    食(时):预计用时和实际用时

    果:预收成果和实际成果

    (一)列出最重要的3个重点事项

    1.底层逻辑

    为什么要记录3个重点事项?不是N多个?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天完成很多重点工作。同时,注意力集中更容易达成目标。推荐大家看1本书《吃掉那只青蛙》,书里就有提到每天重点完成3个任务。

    2.实践分享

    我一般会列出今日能完成的3-5个事项,如果你看到我最终完成的事项>5个,那应该是我最终实际完成的事项。

    综上,列出最重要的3个重点事项有利于专注目标的达成。

    (二)写下预计用时且总预计用时<总可支配用时

    1.底层逻辑

    如果在不清楚总可支配用时的情况下,盲目地给自己排满了任务,容易出现2种情况:

    (1)当日目标达成,但精力透支,此种现象不利于长期坚持

    (2)当日目标无法达成,因任务太满。这容易打击目标达成的信心

    2.实践分享

    我通过”24小时表“的记录,我发现每天我可支配的时间共有9小时,其中:7小时是工作时间、2小时是学习时间。

    因此,我每天给自己安排的事项总预计用时会在6-7个小时左右。这样不仅满足总预计用时<总可支配用时,还多出一些机动时间,可用于完成临时增加的事项。

    综上,写下预计用时能让你的目标制定更合理!

    (三)写下尽可能具体的预计收获

    1.底层逻辑

    时间管理的背后是目标管理:定目标拿结果。不然辛辛苦苦忙了1天是为了什么?同时,制定具体的目标更容易达成,也更容易衡量。(补充:关于制定目标,推荐了解SMART法则)

    2.实践分享

    我今天有1个事项是阅读xx书籍,我会写下预计收获是1本书1篇阅读笔。关于预计收获要多具体才好,这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综上,写下尽可能具体的预计收获更容易衡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清晰自己付出的收获。

    (四)记录待完成事项的难度系数(最高5,最低1)

    1.底层逻辑

    田忌赛马大家都听过。要击败对方的“下等马”,你不一定要出动“上等马”。你可以选择出动“中等马“即可。

    同样,人的一天24小时,并不是每个小时的精神状态都是同等的。我们可以用”低精神状态“完成”低难度工作“用”高精神状态“完成”高难度工作“

    2.实践分享

    因此,我先观察自己的高低精神状态分布,后匹配相应难度的工作

    我观察到:1天24小时里,我从早上7点起床后,到下午3点前都是“高精神状态“。所以,这段时间里我会给自己安排难度系数为3-5的”高难度工作“

    另外,我观察到:下午3-6点,我就处于“低精神状态“,精力十分涣散,一点都不想工作。因此,原来的我很喜欢在3-6点的时间找人聊天,开小差,有时去吃点水果或者到公司楼下逛逛。

    而现在,我仍然可以在3-6点的时间给自己一些休息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做一些难度系数为1-2的”低难度工作“

    略有不同的是:原本的我在晚上7-10点虽然因上班1天有点累,处于“低精神状态“

    但我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从“低“转为“高“精神状态“呢

    后来,我发现我在运动练钢琴之后可以让我转化为“高精神状态“

    因此,我晚上一般会去骑行或者跑步1小时,或者练琴2小时。结束后,我就满血复活了,可以挑战”中高难度工作“了。

    综上,根据个人不同的精神状态去合理匹配相应难度系数的工作,将更有效的利用时间,做好精力管理,达成目标。

    (五)划分超预期事项

    1.底层逻辑

    我们在定制目标时候容易走入2个误区:高估自己的能力,设定过多的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些事项,划分到超预期事项里面。未被划分到超预期事项里的属于底线事项,就是必须要尽量完成

    你想想,如果底线事项完成后,还能完成部分超预期的事项,你今天是不是很满足,更相信自己明天也能完成目标了呢?

    相反,如果你每天都给自己罗列了过重过满的目标,经常不能达成目标,是不是很有挫败感?你还能坚持去达成目标吗?我看难。

    2.实践分享

    我每天在列完事项后,会划一条线区分超预期事项。

    同时,如果我认为今天列出的事项本身就不是很多,要完成也不难,我就不划分超预期事项

    (六)边做边记4个项目:实际用时、实际收获、完成情况、复盘

    1.边做边记

    (1)底层逻辑

    及时记录有利于数据更准确,且不需要另外花时间去回忆。

    (2)实践分享

    我做完1个项目后会及时填写实际用时、实际收获和复盘

    综上,及时记录让数据更准确,方便后期统计复盘,优化行动方案。

    2.记录实际用时

    (1)底层逻辑

    为什么要记录实际用时呢?这样能对自己完成目标的速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纵向就是跟自己比。横向就是跟这个领域的标杆比较。合理的比较能加速成长。

    (2)实践分享

    比如,横向比较:我第1次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需要3小时。写多了之后发现只要2小时就可以完成1篇文章,那就大概率证明你的写作速度提升了,成长了。同时,纵向比较:思考:同样是这类文章,高手需要多长时间?尝试像高手看齐,你会成长得更快。

    3.记录复盘

    (1)底层逻辑

    复盘有利于优化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提高效率。

    但复盘的类型有很多,如工作项目复盘、成就复盘、情绪复盘、目标管理复盘、时间管理复盘、周、月、年复盘等。

    上述的复盘我会单独复盘,不会写在每日to do list的复盘栏里。因为空间不够。

    (2)实践分享

    每日to do list的复盘栏里,我仅会记录当日一些重要又琐碎的小感悟、小总结

    比如,有一天我外出办公,晚上回到家特别累,导致没有按照原定计划执行。我就简单记录了一句:外出工作会比较累,注意多休息。这样我如果要以后再遇到外出办公,我在当天制定目标时,会预留出更多休息时间

    三、总结

    1.从自身需求出发,不断迭代to do list ,做好时间管理

    2.做好To do list 6 部曲:3盘超难食果,理解其底层逻辑。


    想了解我使用”to do list“ 和”24小时表“后的成效,请戳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9120757fdf34

    《坚持记录“24小时表”和“To do list”!我收获太大了!》


    我是飞鸽,"to do list&24小时表"践行者!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另外,每周我会陪伴3位伙伴一起做时间管理,以达目标!因为陪伴也需要时间和精力,因此每周名额仅限3位。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私我~

    本周名额已满,可预约下周3月17日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o do list 6部曲,小心陷入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cg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