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致胜:五点结构形态交易策略与应用(连载十二)
第二章 形态逻辑与思考
市场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停止脚步,市场的调整与逆转,往往从一个明确或隐藏的支撑或阻力开始,尤其是当这个支撑(阻力)与某种技术形态叠加的时候更容易成功。在这里交易不仅相对风险(止损)较小而且更有胜算。这是非随机运动的主要特征,也是广泛而最为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
2.1 形态逻辑
2.1.1 形态是支撑阻力的一种复杂表现
前面提到形态分析与切线分析有着紧密的联系,技术形态经常会在支撑阻力位置完美呈现。
图7是两个标准的波浪形态,左图为形态M16,右图为形态W1。我们以M16形态进行说明。此形态前期CD强力的突破了B点阻力,当市场后期DE回调到B点价位的时候,前面的阻力B此时转换为支撑E。当市场在E处停止下跌,并继续向上时,M16形态确立,趋势继续向上。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突破形态。
每一种形态背后都有着类似的支撑(阻力)情形,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会详细讲解所有形态,在此你需要了解的是:
形态结构与支撑阻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支撑阻力的另一种复杂表现,但比纯粹的切线分析有着更强的市场逻辑。
如果你对波浪理论有所了解,你会发现,在M16形态中,当C大于A,CD>AB且E大于等于B点时,E点正是5浪的开始,此类情形完全符合波浪理论“二浪不会回到一浪的底部”、“三浪最长”、“四浪不会回撤到一浪区间”的原则。W1形态同理。可以说,M16与W1形态浓缩了波浪理论的精华,并且遵循波浪理论的原则与逻辑。
如图8所示,如果市场E点没有在B点的位置停住,通常下一个支撑(阻力)位置便在趋势线的位置。当E点跌(升)破了B点,但C的位置未破,此时形态被命名为M15或W2。这种形态通常在趋势市场中出现,它符合切线分析中的趋势线分析和通道分析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