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是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轻松,每一天都会有忙不完的事情,尤其是读书和写作,是每一天的重头戏。在看到一次次的学习笔记在得到的知识城邦中被点赞,还有在简书和今日头条中的那些文章被读者点赞的消息,我的心里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某个层面上来说,通过写作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平时只要是一有空遐时间,就会打开手机中的得到App,不是听一本书,就是听一二节课程,听课之余是对课程内容的一些思考。有时候,这些思考也会变成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现实场景中的耳濡目染,为的是方便读者更容易理解。
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写作之中有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很多时候,在写的头晕脑胀的时候,也会问自己,这么做有什么用?当然,与我一起写作的小伙伴也有这样的困惑问过我,有一些小伙伴会因为其他的原因放弃了写作。
在这些小伙伴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待写作的态度,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些年的写作中,自己又何尝没有过放弃的念头,那些在孤独中前行的时刻,让我也感觉前方的希望。每当有这样的想法产生的时候,都会有不自觉的放慢脚步情况出现。
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就会暗自的问自己,如果是写《史记》的司马迁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答案已经浮现出来,司马迁绝对不会因为孤独而放弃写《史记》,他是在用生命完成了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
对于任何一个做事情的人来说,想要把事情做成,需要的是诸多条件因素,其中的关键因素还是身处其中的人。写作亦是如此,每一篇文章的质量,与彼时的作者对待文章的态度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态度决定了对待作品的认真程度。
不可否认,每一个人都会有高潮和低谷的时候,即使是一些专业的写作者,也会有文思枯竭的时候。某个层面上来说,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那些被视为天才作者的人,在遇到文思枯竭的时候,并没有气馁,而是想办法从枯竭中再打出一口井。
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样的办法同样适用。在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时候,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换一个思路可能就会发现新的风景,那些新的风景中,必然会有很多不曾遇到的事物,这些不曾遇到的事物带来的往往是惊喜。
惊喜之余,会有很多东西从头脑中冒出来,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死胡同的尽头,看到了另一个出口,柳暗花明的体验是美妙的,这种美妙的感觉有如中了头彩一样。写作中的人生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在写作中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体验,在诸多的体验中也在完成个人性格的塑造。
在写作的人生体验中,我认识到,喜欢写作是一回事,把写作这件事情做好是另外一回事。喜欢是一种单相思的表现,只有真正融入到写作中,才有可能把写作这一件事情做好。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些一帆风顺常常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
只要写作的脚步不停下来,写作中的人生体验就会不断的涌现出来,每一个写作者也会把那些人生体验记录到自己的文章中,不仅是一种反思,而且还是一种看见。另一个角度来看,写作中的孤单是乏味的,写不出来的时候也是苦恼的,即便是乏味和苦恼。当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会发现彼时的那种坚持,也是写作中的一种人生体验,这些发现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励着写作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