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按语:这是十五年前写的文章,那时敢写,媒体敢发。现在看来,教育经费占比超过GDP4%的目标已经实现,然而公民办教育失衡,招生秩序混乱,择校热潮不减,城乡教育不公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在城市里更为剧烈。教育公平,依然任重道远。
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要办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而且是质量有所保证的学校,义务教育首先是指政府办学的义务。
某城市有一所教育局直属的重点中学,其规模、其设施、其质量还有教师的待遇等与其它中学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一切都不足为怪,这所中学享有其它中学所没有的特权,它拥有提前招生的权利,就是说,它可以在全市所有县区范围内选拔优等生,这样的生源可以为较高的升学率打好基础,质量高了,想来的学生趋之若鹜,分数不够钱来补,起点金额大概是我们这里工薪阶层两三年的收入。有了这笔钱,学校的发展资金就有了保证,教师的福利待遇也提高了,就可以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加盟,如此以来便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情况在当今中国许多城市里都存在着,为人们所诟病,大家又无可奈何。最近,这所重点中学改制了,有民间资本投入,规模更大,设施更好,地理位置更优越,其管理模式是民营式,教师实行招聘,其服务的对象自然也就不仅仅是优等生,更多的是能掏得起足够学费的人。但是,它所享有的所有特权都没有改变。
本来这件事情没有引起我足够的注意,作为一个教育者,为我市这样一个全新体制而且上档次学校的诞生而欢呼(以前也有一些民办学校相继诞生,但是它们的规模和设施与其相比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着天壤之别),可是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又使我不得不重新关注这所学校。一个月以前,在离我家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幼儿园,四岁的女儿就在那里上学,虽是私人所办,设施不错,这里是小镇的商业区,入园的孩子不少,接送孩子是顺便的事情,非常方便。可是春节后幼儿园却关门了,因为镇里建起了中心幼儿园,但是地理位置太偏,入园的孩子不太多,于是就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关掉了我家附近的那家幼儿园,现在接送孩子成了家里一件大事,每次都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
一个是城市里重点民办中学的开张,一个是小镇上私人幼儿园的关门,把两件看似普通又毫不关联的事情放在一起稍作思考的时候,发现其中并不简单。一个方面,重点中学正发生着蜕变,重点中学在目前国情下仍是稀缺资源,能够享受的当属学生中的贵族,以分数选拔生源也可以算是基本公平,可是在当今社会里又加上了另外一条标准,那就是金钱的标准,而且这个标准选拔的生源比例正不断的扩大,招收的学生已开始由学分贵族向金钱贵族转化,直到这个重点民办中学的开张,这种转化已经非常彻底,收取高额择校费的理由更加充足。另一方面,一个私立幼儿园的生存却是这样艰难,多多少少折射出我国真正民办教育的尴尬与艰辛,它们生存的土壤太贫瘠了。如果说这一切是市场的选择那也无可厚非,可是造成这种结果的背后我们却分明看到了政府那只无形的手。
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不是一句空泛的话,法律也赋予人们事实上的平等权,可是知识却会造就不平等。社会各级政府的责任就在于要维护社会公正,给每个公民创造公平的机会,维护社会起点上的公平。为此,政府做了许多工作,像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建立科学的用人选拔机制,还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农村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等。可是另外一个社会的起点,就是教育却越来越成为制造新的社会不公的源头。美国的教育投入占到GDP的6%~7%,而我国只有3%,正在朝4%努力,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就这么一点有限的经费大部分投到了高等教育,国外有80%的高校是私人办的,我国正好相反,社会资金却因为政策的限制无法大规模投资。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中学,对重点中学的政策、财力和人力倾斜就意味着对普通中学资源的剥夺,显失公平。
现在,重点学校寥若星辰,优质教育资源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城乡教育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教育发展失衡,其中既有学校自然发展出现分化这个原因,也是政府不合理干涉的结果。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可是杯水车薪,城乡差距很难短期内改观,区域内的教育失衡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校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很多孩子的教育的起点上就已经失去了公平。正当我们培训下岗职工,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时,一些人群又因为我们的不合理制度被推到了社会的边缘,教育的马太效应可能会造就更多的社会不平等。
我们不反对建设一些标准比较高的学校,去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高收入人群的需要,所谓的贵族学校没有什么过错,但是这个不需要国家投资,靠民间资本就行了,国家只需要用法律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国家要办的是平民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而且是质量有所保证的学校,使义务教育真正的成为政府的义务,即使有限的资金也要去改善薄弱校的条件,不要再搞什么重点中学,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了。
发表在《现代教育报》2003年4月9日第三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