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客居京华今日看点哲思
无用之用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无用之用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作者: 绿窗幽梦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20:55 被阅读344次

            最开始知道并喜欢阿兰·德波顿只是因为无意间看了TED上面的一个演讲视频,视频名字是“a kinder ,gentler philosophy of success”。开头他就讲到,当感觉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己有很大差距的时候,他也有脆弱时刻。他开始意识到造成这种挫败感的,其实是社会上对于“成功”的定义和逻辑有问题。以外在物质条件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的势力眼光充斥,“人人平等”的思想变成人人都认为自己可以获得巨大成功,对穷人给予“loser”的称号、认为是不思进取造成的……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已经无比刻板。

           演讲者好听的英式英语口音,独特的视角,言语中的小幽默和小讽刺,让我非常欣赏。接下来朋友推荐了一本他的《旅行的艺术》,看完后更不禁为作者的才华俘虏。于是《幸福的建筑》《爱情笔记》《工作颂歌》……一本本地看下来,然后终于打开了这本《哲学的慰藉》。

             作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从小博览群书,因此在他的书中,既有着广博的用典,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文笔轻松、语带戏谑。我总感觉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一个思想、人格独立的人是如何心态从容地剖析和应对他的生活。《哲学的慰藉》是他从浩繁的哲学思想中信手拈来了六个哲学家对人生苦难的态度,较为简单和直白地解答我们对生命难题的疑问。

    一、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

            提到西方哲学,苏格拉底是始祖般的人物。作者的思绪被一副描绘苏格拉底饮毒酒赴死的绘画所吸引,从而将我们一起带回到了那个时候的雅典城里。苏格拉底被指控传播异端、腐蚀青年,而他所做的实际上不过就是找人不停地问话而已。这种追根究底式的问话,往往让人们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存在的观念和思想实际上脆弱无比,许多熟悉的词语和概念实际上并没有坚实的基础,至少人们自己在接受的时候并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排除任何逻辑上的谬误。所谓的“习俗”和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有时候其实不堪一击。

            苏格拉底面貌丑陋、平日不事生产,在世人眼里看来游手好闲。那个时候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思考、观念对于人来说和手工活儿一样是需要审视和练习。“谁也不能想象单凭直觉就能做出好的陶器或者鞋子来;那为什么认为过一种比这要复杂得多的生活,就不需要对其前提和目标进行持续的思考呢?”

            审视、练习手工活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流程,做出想要的东西;而审视观念、不断思考,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可以帮助你找到最坚实的根基和自己最终的目的,不至于一辈子浑浑噩噩不知方向。

            经过了审慎的思考和接受的观念、做出的做法,自有其坚实的根基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不再需要旁人的眼光和认同。所以当遇到与世不合的情形,自然不需要太放在心中。“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应该关注他们的理由有多充分,论证方法是否健全。“与世不合”不一定是真理,也不一定不是真理。永远听从理性。

            苏格拉底被蒙昧的公民们宣判有罪之后,如果他宣布放弃自己的思想便可求得活路。可是他却慨然赴死,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思想、做法都无比笃实,所以能毫无惧意地为真理殉道。

             德波顿结语:“如果我们追随他的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就会得到最大回报。”

    二、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常常被予以“享乐派”之称,“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似乎有支持穷奢极欲之嫌。但真正地了解这位哲学家以及他的流派关于快乐的定义,则会发现对他有太大的误解。对他们来说什么是快乐,不是物质的,而只是下面的几样事物。

            1、友谊。“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对于伊壁鸠鲁来说,吃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朋友一起分享,“没有朋友共餐,生活无异于狮子或野狼。”

             2、自由。“我们必须从日常事务和政治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3、思想。合乎理性的思考、清晰的分析,去除焦虑。

            伊壁鸠鲁把人的欲望分为“自然而必要”、自然但不必要、既不自然也不必要三类。“名望、权势”被列为了第三类,奢华的享受也被归结为第二类。

             但是为什么我们又往往会被昂贵的东西所吸引呢?因为“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的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无聊的意见占上风绝非偶然,它符合商业界的利益——歪曲我们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宣扬一种崇尚物质的观念,而贬低那些不能买卖的事物。”

            如果一个社会都是伊壁鸠鲁式的,那么其实这个社会并没有更多前进的动力;人类永不满足的欲望,激发出了一个经济不断强大、科技不断进步的社会。

           也许又能引发另一个层面的思考,以“快乐”来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合理?人生的目的是否是追求快乐?

            德波顿结语:“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遭遇得特别多。有这样一个人,出生于贵族,但20出头就因为得了肺结核而缠绵病榻六年多、精神抑郁到几乎自杀;后来无辜被流放到偏僻的科西嘉岛8年。等从流放地回来后,担任了宫廷老师,而15年后就被曾经是他的学生的皇帝赐死,赐死过程煎熬、痛苦。让他能够从容面对苦难的,正是他本人的哲学思想。

            “现实包含着两种令人糊涂的残酷的特性:一方面是世世代代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我们处在夹缝之中,一边是合理的召唤,让我们假设明天还会和今天一样;另一边是大难临头的可能性,从此生活再不能恢复原样。”

            塞内加深知“命运”的无常,所以他一直主张“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每当有人在你身旁或身后倒下之时,你要大声喊道:‘命运之神,你欺骗不了我,你要乘我不备扑到我身上。我知道你的机会。诚然,你打击了别人,但我知道你的目标是我。’”

            面对不测,人们往往无法有很多情绪。比如“不公正感”,特别是当好人蒙难时,感觉命运不公,而其实要知道命运的干预,和一个人道德高下并无关系;蒙难,不能作为遭受报应的解释。比如“焦虑”,塞内加不主张面对焦虑时放宽心,而是觉得应该尽可能把最坏的结果想象出来,然后发现很多事物其实都没那么重要。比如“受嘲弄感”,当人受到伤害时,往往容易认为这种伤害是故意造成的、且把许多事物联合起来,加倍地觉得一切人、物体都在与自己作对。

             也有人怀疑,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否会滑落到“逆来顺受”,但“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的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显示,必须泰然接受”。

            德波顿引用一首诗作结语:

           “何必为,

           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

           全部人生都

            催人泪下。”

    四、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被冷落了几百年,终于在文艺复兴的16世纪又被奉为圭臬。作者也一下子跳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给我们介绍一位隐退于法国南部一座城堡的贵族——蒙田。

             这位博览群书、藏书众多的人,却生发出这样一个观点“像动物一般生活强似拥有巨大书斋的理性的人的生活。”在他的书中包含了他的膳食、生殖器、粪便、放屁等等很少见诸严肃著作的内容。在他看来,我们必须正视我们肉体的缺陷,许多高尚的主张的崇高的愿望,是超乎我们肉体的控制能力的。

           除此之外,他还觉得应该正视每种文化自有其缺陷,而不应该“人人都把他们不习惯的事物乘称作野蛮;除了本国的舆论和风俗,我们没有其他标准来衡量真理和正确的理性。我们总是认为本国的宗教和政治制度十全十美;一切行事处世的方式都是既深刻又完美。”他处在一个发现新大陆的时代,对于不同的文化、历史、文学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如果他这种没有偏见的眼光能够传播得更为广泛,也许同时期西班牙人对土人毫无顾忌而残忍的大屠杀就不会发生了。

            写出洋洋洒洒百万作品的蒙田,博闻强识,在读了许多书之后,他却反对高深的学问。他把知识分为学问(逻辑学、字源学、语法等等)与智慧两类。在他看来,更值得深入的是“智慧”,也就是生活得快活而合乎道德的智慧。看重特殊而轻视平实但并非不重要的事物的倾向比比皆是,但其实“攻城陷阵、领导大使馆、治理国家,固然是光辉的事业。而吵架、欢笑、买、卖、爱、恨、与亲人——还有自己——和气、正当地相处,不偷懒,不自欺,却是更了不起,更难能可贵的。”

             蒙田说,“全部的道德哲学都能附属于一个人平凡的私生活,并不亚于其他更丰富的生活。”所以在他的写作中,讲了许许多多平凡生活的自我的琐碎的小事,以证明有缺陷的平凡的个体,也能够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他说,“吾书之素材无他,即吾人也。”(je suis moi-meme la matiere de mon livre.)

           德波顿结语:“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五、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

            作为名气甚大的悲观主义哲学家,纵观叔本华的一生,无论是事业、生活还是情感方面,似乎都是茕茕独立的单薄形象。

            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解释两情相悦,不过就是因为我们潜在的“生命意志”推动着我们要互相结合、以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来实现物种延续。而这种物种延续,往往是着眼于两个人的结合能够平衡缺陷、诞生出一个更为健康美丽的孩子。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分手、求爱遭拒等等,不是因为这个人本身不吸引人、而是因为对方生命意志传达出了你并不适合与之繁衍出后代的意识。那些自以为的痛苦、伤心、辗转反侧等等自我衍生的情绪,实际上都是在生命意志的推动下产生的。爱情上的伤心不再是个人受到的诅咒,而是冥冥中许多人共同的命运。愁苦是不必要的,我们和世间所有生命一样,献身于无意义的存在。如果歌德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少年维特之烦恼》便不会产生了吧。

              终归能够达到客观境界的人太少,如果达到,叔本华说“在他的生活和不幸的过程中,他着眼于人类整体的命运多于自己的命运,因而行为更像是个知者,而不是受难者。”

             德波顿结语“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六、对困难中的慰藉——尼采

              早年受到叔本华影响的尼采接受了生活是由苦难构成的这个设定。随后,在这个设定的基础上,他又生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在悲观的内心世界中,迸发出欢快的、富有生命力的精神,这才是尼采所欣赏的境界。

            只有历经生活的种种苦难,人才有机会最终走向自我完成。因此,尼采常常在书中用“山”来比喻困难与人生:严酷的跋涉,最终到高山之巅享受万物真元之声。尼采所欣赏的许多人物,比如司汤达、拉斐尔等,都是经过了生活多年的磨砺而升华成就的。尼采认为,我们可以像园丁培养植物一样对待困难,困难就像植物奇形怪状的根部,历经艰难和心血,总有可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

            德波顿认为,“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在尼采看来,与正视困难、努力自我完成相反的,有一种基督徒式的心态。“每一种脆弱感都给封了一个神圣的名字,看起来像是‘自愿获得的成就,是原来想要的,自己选择的,一项业绩,一项成就’。……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把容易得到的而不是应该向往的置于优先地位,这样就把生命的潜能抽干了。”

            尼采的一生更不顺遂:婚姻碰壁、无法觅得一位可心的伴侣,著作销售量从未超过2000册、生活窘迫,健康成问题,最后彻底崩溃、住进了疯人院……在种种的困难中,他却一直鼓励人应该为了自我完成而不懈努力,对于困难不逃避也不放弃。

            德波顿结语:“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不一定对我们不好。把痛苦的状态笼统看作应该予以消灭的对立物,是极端愚蠢的,总的说来后果是灾难性的。”

    小结

             看完了六个主题,我想到的独立思考、节制欲望、认识命运、通达人生、奋力进取这个几个关键词。德波顿撷取了六个哲学家的生平故事和某些方面的思想来回答我们都会面临的人生处境。对哲学家艰深原著望而生畏的,可以从书中一窥他们的思想脉络,同时,也会得到很多启迪。

            德波顿哲学家是这样的:“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不同的哲学家各有其主张,思想无形,所以也许哲学有时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在哲学中找到慰藉,而哲学却不仅仅是慰藉而已。我觉得,它带来的是在风雨飘摇时内心的坚定,春风得意时目光的清醒,以及接纳自己和他人、接纳这个世界本来面目后,仍然奋力过好平凡生活的意志。

              无用,乃大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用之用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ln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