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散文
“成长为公司股东”是句口号吗?

“成长为公司股东”是句口号吗?

作者: 大秦笔记闲秦游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00:42 被阅读0次

    说一个团队和社群,从组队到持续运行,

    “成长为公司股东”是“日白”吗?

    博观达智文旅 秦智勇

    无论在任何时候干任何事情,团队至关重要。因为:1,事在人为,事要人干;2,一个人干不完所有的事;3,任何事情与任务皆有时限;4,术业有专攻;5,目标具备凝聚力作用。

    那么在一个团队里,高效“破冰”的战斗力,来自于: 1,目标一致且认同;2,执行力不打一丝丝的折扣;3,有“带头大哥”、有中坚力量、有各专业支撑、有后勤保障的组合,同类型人员过多则就会"窝里斗";4,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斗志与干劲,就是集团荣誉感。

    “今日事今日毕”,每天的进度100%,出现差异与波动迅速解决,事就在一天天中步步为营。

    人不在多,而在精。人不在皆精尖,而在和谐配合。有很多时候,组队,不是对方不优秀,而是不合适。追求不同、目标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资源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认知不同,是组成发起人和联合创始人以及股东的难题,不得勉强。以后可以由业务合作、利益分配磨合后再“增资扩股”在一起。但当下, 还只能是“相互欣赏、相互观望”。

    目标与认知以及性格脾气认可,才能从最初走在一起!

    进入执行阶段,则实行“过程+结果”管理。没有完美的过程,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即使偶尔撞到了,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过于小众的事儿,不能代表趋势,尤其是在项目管理上。

    运营中采用“项目事业部”管理模式较合适,一个个项目落地按步骤推进,一年就是在件件事完美完成中渡过的。再考虑与设置好集体利益与集体荣誉的规则,完美!

    我们看看“社群”,不也是这样吗?只不过有些更加“功利”一些而已。

    首先也得是目标一致、分工明确,还有制度约束和机制合理,再就是日常管理与运营推进。

    只不过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关于目标有更多的“沟通”,讲解、宣传、说服,更多是KOL的“亲身说法”,怎么有些类似十多年前的保健品“案例营销”呢,哈哈!就是信任背书,无论在任何时候,路径都是一样的。

    在目标基本达成一致后,其实很多情况下,是表面认同而非内心认可,所以就有“成长为公司股东”的台阶式发展路径。公司嘛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成长台阶就是业绩增长台阶,通过业绩来成为公司股东,也算是打了个“行为一致到目标一致的思想统一”擦边球。

    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初,会有一条路线:发起人,创始人,联合创始人......而对于外围从融资的角度会有:天使投资人、A轮投资者......对于通过业绩而走向股东的路线:未来合作人、目标合作人、合作人、公司股东等。

    不同的股东身份激励,也被搞金融的给予了不同的名词,其实不就是“股东”吗?而这样的金融路径,往往已经背离了“股东”的愿意。

    股东嘛,投资的初衷,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谁说了算”的规则,是这个组织运行的保障。通过业绩激励来成长的公司的股东,到最后你会发现“公司如何发展、以及将会走向哪里”,其实与你有何干呢,老老实实当好“股市里的散户”一样的。看白了,就是“投资-回报”的“变异”版本;看白了,也就别把自己当回事儿,好好搞业绩,得到自己的投资回报即可。

    那组织通过这样的激励形式或分配机制,是否奏效呢?我想现实很多的众筹案例,已经证实了“效果明显”;在成长的过程中利用身份赋能的激励,已经证实了“疗效显著”。只要在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道德约束范围内,各自的目标实现了,则好。只要是“你要的利息,对方要的本金,最终对方连本带息能兑付,即可”。就是“决策权”与“分红权”分配好、且都认同,和谐向前发展。

    这种情况下,机制,更多是一种分配方式,营销上很多时候把它叫做“模式”,与公司运营的“模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营销,就是要会讲故事;搞公司,也同样得会讲故事。故事,讲着讲着,有些成了现实,有些则成了事故。这个世界,最有魅力之处,也是有故事讲以及会讲故事;这个世界最无聊之处,也就是天天讲故事以及重复讲故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一“大秦笔记“(秦智勇)3月2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为公司股东”是句口号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rn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