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双线组元”想开去

由“双线组元”想开去

作者: 涓子520 | 来源:发表于2020-11-11 19:21 被阅读0次

如果问我哪次培训让我们11月1日至15日,河南省名师培养班在北京市冒平区举行。十此次培训分为“面授+网络+实践”三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精彩,优美的工具借助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目前,随着部编教材的全面铺开使用,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机融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仍然存在如下不足: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和实施。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都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中还会遇到的问题。鉴于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与创新,正确解读与准确把握工具和人文的内涵,力求找到有效融合的链接点,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研究的价值1.《语文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实现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评价建议中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2.学生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的一项就是学会使用语言;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所以,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点,也是学生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有机融合。3.语文教学、高考改革的需求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耗时、低效,有些学生经过6年的语文学习,仍不能独立分析文章含义,不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不能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今,语文试卷出题越来越“活”,教师只教教材,学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些困惑、矛盾、尴尬的场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日复一日讲解一篇篇孤立的课文,只能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字词,然后再把这些认识的字词书写在试卷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老师们也得身心疲惫。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们就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理解编写意图,领悟核心理念。从统编教材的编排看,单元整体感更强了,单元内部各板块不仅在主题或文体上有关联,还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等方面有着内在联系。温儒敏老师给出了这样建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基于此,我们把“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依照新教材的编排思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明晰教学目标,理清语文要素。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结构体系,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小学语文低学段教学目标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效融合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成学校操场上的环形跑道,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跑道的出发点和终点。跑道上,每一个坚定有力的步伐从起点开始,都直指终点,最终到达终点。一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直指教学目标,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统领课堂,关系到一节课的效果与成败,我们决不能忽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割裂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学目标中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没有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局面。所以,课题组要把语文要素的目标与人文主题的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老师备课的源头入手,形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有效融合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2.小学语文低学段个性化阅读与人文主题的有效融合在中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病,依然存在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运作的不良倾向,课堂上共性多、个性少,钳制多、自主少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削弱了学生自由、快乐、个性阅读的时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是学生、文本、作者三者对话的过程。无疑,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要素的重要体现,课题组要把个性化阅读这一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读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小学语文低学段人文主题与多样化的语文要素的有效融合统编教材宽泛的单元人文主题与多样化的语文要素并行,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课题组重点研究低学段每个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效融合,根据课标要求,依据单元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训练重点,结合单元每一课的特点,找出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结合点,优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让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完美融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相关文章

  • 由“双线组元”想开去

    如果问我哪次培训让我们11月1日至15日,河南省名师培养班在北京市冒平区举行。十此次培训分为“面授+网络+实践”三...

  • 一年听50个讲座(18)听朱煜老师《整合单元资源 落实语文要素》

    了解统编教材的特点 核心特征 人文与语文的双线教学目标,语文和人文双线组元。未改版的教材,让教师产生疑问:语文的角...

  • 正确把握单元目标,准确落实语文要素 吕蔚屏

    三年级依然是双线组元(双线并行: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但,新教材的人文要素非常宽泛。 特殊单元,综合实践单元...

  • 语用型《列夫托尔斯泰》

    八上部编语文,重视人文主题加文体组元双线结合,由原来的单元主题课例转换成文体语用型课例为主,直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

  • 关于教材

    1.双线组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按着内容类型进行组合,如修身正己,挚爱亲情,科学探索,人生之舟等 语文...

  • 高等代数理论基础71:双线性函数

    双线性函数 双线性函数 定义:V是数域P上一个线性空间,是V上一个二元函数,即,由都唯一对应于P中一个数 ,若有性...

  • 张贵栓‖同行,语文主题学习(十八)

    统编版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它通过双线组元、要素螺旋上升,持续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语言的能力,提取信息、理...

  • 我不愿意为部编本教材唱赞歌

    面对部编本教材,不少专家啊,老师啊,编辑啊,言必称部编本教材如何双线组元,如何高度贯彻核心素养,仿佛完美无瑕,创造...

  • 体例结构的四点突破

    体例结构的四点突破 1. 突破单一的人文主题——双线组元 一条线索是“宽泛人文主题“,课文大致能体现相关主题;另一...

  • 统篇教材培训感悟

    接触统编教材已近两年,关于这套教材,听到比较多的词汇是: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等等,细细研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双线组元”想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ry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