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年度基础营,第四十二篇,共1417个字,累计45154个字】
现在,每当走进水果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我总是对苹果情有独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790769cb0172e9ba.jpg)
我是个粗人,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能填饱肚子就行。
对于水果,也不例外。没有特别的喜好,都是季节性的尝尝鲜,仅此而已,除了苹果。
在众多的水果当中,对苹果情有独钟,这源于童年时候与苹果的情缘。
母亲姊妹七个,四女三男,母亲是老大。
三姨妈和母亲嫁在同一个村,因此我们两家在生活上彼此照顾。当然,更多的是我父母照顾三姨妈家,在体力劳动上。
因为三姨爹是铁路工人,远在山东工作。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次。家里事物巨细全落在三姨妈一个人身上。可是,三姨妈毕竟是女人,根本就驾驭不了耕地的牛,当然也不会耕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562cb8fba2b636cd.jpeg)
母亲是老大,自然扛起照顾妹妹的责任。于是每到春耕,父亲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身扛耕地的犁耙,牵着牛儿去三姨妈家的地里帮忙耕地。母亲和三姨妈就在后面挖窝窝,撒种子。
每年的播种,插秧,打谷时,父亲,母亲,三姨妈就一起忙着两家的农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61b62f375b953d4f.jpeg)
三姨爹是铁路工人,远在山东工作。一年到头有两次请假的机会。
这两次机会,三姨爹就选择在插秧和打谷的时候回来。
和三姨爹一起回来的,是苹果。每次三姨爹回来都带着。三姨爹说,苹果是山东的特产,带些回来让我们尝尝。
那个时候,三姨爹一回到家的第二天又或第三天,父亲和母亲就赶紧到三姨妈家去帮忙。那是他们大人们计划好的,人多势众,三下五除二,活很快就做完。这样才不耽误三姨爹返回工作单位的时间。
记得第一次吃苹果的事,还历历在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35339797318b4619.jpeg)
八二年的八月间。桂花飘香,金灿灿的稻谷弯着腰,沉醉了。三姨爹回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第二天,父亲和母亲早早的就到三姨妈家帮忙,打谷子。
晚上,回到家的母亲,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手帕,解开捆绑得挺牢固的节,两个红彤彤,圆嘟嘟的东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看到这红彤彤的圆嘟嘟的东西,我们四姊妹充满了好奇,像注入了一股兴奋剂,高兴得活蹦乱跳的;又像一群小鸟,叽叽喳喳的,围着母亲。
母亲把这两个红彤彤圆嘟嘟的东西洗净,拿来菜刀,把它们切开,一阵芳香的气味随即扑鼻而来。这芳香的气味,诱得我们四姊妹的口水顺着喉咙往下咽。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acfc712132633d55.jpeg)
在我的印象里,那时我们小山村,水果除了季节性的桃子,李子,葡萄,杨梅之外,然后就是黄瓜,番茄,再也没有别的水果了。
母亲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半,两个就八半,然后分给我们一人一半,剩余的两半,母亲环顾一圏后,最后把它们分给我和老满弟一人一半。家里六个人,我俩最小,也就享受到了这特殊的待遇。
母亲完成这一切动作,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们眼睛都不曾离开过这红彤彤圆嘟嘟的东西。
接过母亲分来的东西,我们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果肉脆,汁液甜。芳香溢满嘴,汁液顺着喉咙而下,直达心田,一路滋润,一路的甜。
意犹未尽,我们对自己的手指舔了又舔,只因手指头还有遗留着的汁液。继而又心照不宣地相互取笑。
昏暗的煤油灯下,飘荡着芳香的气味。欢声笑语中,我们第一次知道这红彤彤的圆嘟嘟的东西叫苹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d5fa57b290a9d2a0.jpeg)
或许,这苹果的气味芳香,果肉脆甜,已深入人心。我对来年农忙季节的到来充满了期盼。
在一年又一年的期盼中,三姨爹从来没有让我的期盼失落过。苹果依然那样香,脆,甜。母亲依然那样分着苹果。我们的口水依然顺着喉咙往下咽,我们依然围着母亲转。
这种期盼什么时候结束的,倒是忘记了。但当年的期盼却不曾忘记过,也根本不可能忘记过。
每当踏入水果店,那红彤彤的圆嘟嘟的苹果就在店里摆着,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闻着这诱人的芳香气味儿,我总忍不住买下这苹果。因为这苹果承载着我的童年往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52274/1479f36341baa14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