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闲读笔记018:为政第二

作者: 逆旅怪客大力哥 | 来源:发表于2015-10-22 22:22 被阅读254次

    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通解: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笔记:

    这绝对是孔子给自己编辑整理的《诗》的一个广告宣传。论语同时也是《诗》的一个巨大的广告牌。

    但是,《诗》是个什么东西?《论语》以及后来的《孟子》,里面存在大量的“诗云”“诗曰”的。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整部诗经的时代,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也是西周时代的诗,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诗经》汇聚了传说、神话、巫术、礼仪、祭典、信仰、艺术原型、语言表象、名物制度、生活习俗、社会家庭组织形态等,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司马迁称:“《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以上透露出几个信息:1、诗经的时间跨度大,涉及地域范围广,所以她不是一个流行一时一地的流行歌曲;2、诗经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现在的传行的诗经是经过孔子编订删减的;4、最重要的一点,司马迁认为,诗经“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就是说,诗经记录的是贤者圣人的言行。

    回头来看。上节讲“为政以德”,政也即“正”。这节孔子紧接着推出“思无邪”的诗。说明孔子认为《诗》的内容“正”,是“德”。德是一种教化,也即教导、潜移默化。教化更是重在“化”,这个字。这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微妙,也很强大的。不知道多少人看了《少林寺》之后去学武。香港武打片流行时,小孩子都是一边比划一边“pia pia”做声,古惑仔一出,满大街都是文着身的混混。中华文化从来都没有很极端强势的去推行,但是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都被中华文化同化了。孔子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提出了用教化的方式来“为政以德”。为了防止“近墨者黑”,那就得用“朱”了,用一种能充满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化目的——这就是诗。孔子编订《诗》,是经过挑选的,挑选出他认为的能对社会风气、人的品格道德礼仪起到教化作用的篇章。

    诗经我没有全部读完过,只是放在床头,睡前随意翻翻。但是那些我随便翻到的篇章,读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写满了男女之爱的“风”,不淫不邪,读起来让人觉得热情奔放,但是其中的感情又觉得是很克制的,就比如,我很喜欢那个女孩,但我绝对会尊重她的选择,而不会干出逼婚抢亲这种事来。“颂”篇大量记录了对圣人的功业和民众的追思,但却不是一种无边际的哀伤。

    从《诗经》的内容来看,孔子的德绝不是灭人伦,而是有克制的顺应人伦。

    不管怎么样,诗经的内容总体是积极的,是正面的,诗经的世界也可谓是一个和谐大同的世界,所以孔子才会把诗经作为“思无邪”的教化基本教程加以推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闲读笔记018:为政第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ythttx.html